健康養身★生物鐘影響疾病發作!外媒公佈疾病發作時間表

 

生物鐘影響疾病發作!外媒公佈疾病發作時間表人體的生物鐘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疾病的發作。近日,英國《女士》雜誌刊出一些常見病高發或症狀加重的時間段,提醒患者多注意。

  哮喘:早上4點~6點。在這一時間段哮喘的發作率是其他時間的100倍,部分原因是人體在早上對腎上腺素的敏感性較高,容易引起支氣管變窄。此外,床上有不少灰塵、蟎蟲,人睡覺時難免和它們“親密接觸”,這也可能引發哮喘。美國過敏學專家卡羅·帕爾建議:“起床後別立馬疊被子,讓被子曬曬太陽,房間保持通風,並定期更換枕頭,能減少灰塵、蟎蟲,降低過敏風險。”病人也可以在頭一天下午或晚上服用預防性藥物。

  牙疼:早上3點~8點。牙疼在這段時間的發作率是其他時間的兩倍,醫學教授斯莫蘭斯基說,這也許和腎上腺皮質醇夜間分泌降低,抗炎作用減弱有關。早上服用阿司匹林治療牙疼效果較好,但不宜空腹服用,以免刺激腸胃。


  偏頭痛:早上4點~9點。美國科學家發現,人的血壓在這段時間會升高,頭痛部位的血管會擴張,從而容易加重頭痛。偏頭痛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如果夜間反復發作,一定別強忍著,要及時看醫生。

  心髒病:早上6點~10點。西班牙卡洛斯大學依賓尼茲教授說,人體內可以防止心臟受損的蛋白質致活酶在早上處於較低水平。研究發現,急速升高的血壓、蛋白質攝入過低、防止血栓的細胞活性降低等,都讓這一時間段的心髒病發作率提高40%,而且症狀也更嚴重。一旦出現心髒病發作症狀,一定要及時服用硝酸甘油等急救藥物並及時就醫。

  感冒:上午8點~11點。對感冒患者的研究發現,人體抗炎激素水平在夜間下降,鼻腔通道白天比夜間更放鬆等原因,都會導致感冒在這一時段加重。一般來說,服用對症藥物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症狀。

  焦慮症:下午3點~6點。研究發現,恐懼症、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在下午至晚上這段時間會加重。每天做些讓心靜下來的康復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

  癲癇:下午3點~9點。顳葉癲癇在這一時間容易發作,額葉癲癇則在夜間睡覺時發作較多。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馬克·奎格教授認為,顳葉癲癇患者可以選擇在下午服藥,而額葉癲癇患者可以選擇在晚上睡前服藥。

  皮膚瘙癢:晚上7點~11點。在這段時間,不少人濕疹、皮炎的瘙癢症狀會加重。美國維克森林大學吉爾教授認為,皮膚在晚上溫度升高且更缺水,這會加重瘙癢。不過,此時皮膚的吸收能力也很強,進行針對性治療效果更好。

  骨關節炎:晚上8點到午夜。加拿大安大略大學研究者發現,在這一時間段,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感加劇,可能與活動一天,骨關節部位受累有關。如果你服用的是長效止痛藥,建議選擇在早上服用,因為晚上服用副作用較多。

  胃灼熱:晚上8點~凌晨兩點。胃灼熱患者晚飯後的發病率是另外兩餐後發病率的3倍。斯莫蘭斯基教授說,這段時間,人體胃酸分泌增多,胃灼熱症狀加重,還可能影響睡眠。他建議,患者在晚上睡前服藥,睡時盡量選擇仰臥或左側臥,因為右側臥可能加重胃部反酸。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傳出1名男大學生接種輝瑞BNT後3天,出現心律不整與心悸,家長通報衛生單位,但得等半年才有結果,對此家長不知道該不該施打第2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如果施打新冠疫苗第1劑發生問題,都可以通報不良事件,由醫師評估後續。 莊人祥接著說,通報後持相關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第12期新冠疫苗接種,今(18)日上午10時開放輝瑞BNT第1劑預約,系統再度傳出報線當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統計至下午13時共有86萬人完成登記,網路流量最高峰就在剛開放當下。 指揮中心規劃第12期新冠疫苗接種,開放第1劑輝瑞BNT與第2劑牛津A...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花蓮報導】2021慈濟醫學年會—中醫藥學術論壇10月15、16日兩天,在慈濟大學進行中醫主題系列研討會,包含中醫內、兒、婦、針灸、家庭醫學、中西醫整合醫學、中醫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與中西醫合療、創新研發等主題分享,超過50位的台灣中醫界專家學者及中醫師與會,並進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疫情監測組組長、疾管署長周志浩略帶喜悅發布,今天本土、境外、死亡都沒有新增,拿出3個「0」手板。周志浩強調,自4月8日以來暌違193天,台灣再次迎來3「0」,非常高興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10月18日台灣新冠肺炎個案新增狀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