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產前後憂鬱症 情緒病史需留意

生產前後憂鬱症 情緒病史需留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任何懷孕中的婦女都有憂鬱症的風險,精神科醫師指出,未婚或單親懷孕婦女所要承受的社會壓力大,建議多觀察身邊人懷孕期間的身心狀況,多陪伴關懷,適時協助就醫,預防憾事發生。

情緒病史 容易受刺激誘發病症

近日有未婚媽媽的男友,在她懷孕不久後就提分手,進而刺激媽媽情緒,導致傷害孩子的事件發生。身心科醫師陳恆生表示,原本已有家庭或婚姻問題、家族歷史有情緒病、之前有患過情緒病的歷史、思想負面的人、單親家庭和有生活壓力的人都是高危險群。

對於在懷孕期間及生產後所面對的經濟、家庭以及心理等等壓力,南投醫院身心科陳恆生醫師表示,都是誘發憂鬱、焦慮的重要因素。他提醒,生產前後的憂鬱症比想像的要普遍。任何懷孕中的婦女都有機會患上憂鬱症,其中特別是新移民。

產前產後 都可能憂鬱症

陳恆生醫師指出,生產前後憂鬱症的表現差異並不大,其主要的區別在於發生時間不同,產前憂鬱症一般發生在分娩前,而產後憂鬱症則在生產後4-6周內,主要的情緒表現包括是擔憂、焦慮、煩惱易怒,嚴重的時候還可能悲傷絕望到想自殺,甚至傷害嬰兒。

三至五成婦女產後感到沮喪 一成持續影響生活

由於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角色轉變、照顧嬰兒的挑戰和家庭等諸多問題,陳恆生醫師表示在產前後的一段時期出現情緒問題的風險可能會較高。醫學研究指出,有大約30%至50%的媽媽在產後都有沮喪或情緒低落的情況,這通常在產後10天之內會慢慢舒緩和消失,但仍有10%的媽媽這些負面情緒並未得到舒緩而使得憂鬱的症狀更嚴重和廣泛,甚至影響媽媽的精神情緒狀態、日常家庭生活、工作表現、甚至與伴侶的關係和孩子的成長等。

醫師呼籲,當罹患憂鬱症時千萬不要自責或害怕,應主動告訴家人或諮詢醫生意見。治療方法包括暫時服用藥物以平衡體內情緒系統的腦部活動和心理諮商、治療以助調節及控制情緒。

【延伸閱讀】 空汙來襲咳不停 呼吸道保護看這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女性千萬不要以為不胖就能亂吃東西。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無論女性只要常吃漢堡、披薩等能量密度高的食物,罹癌風險就會上升,即使體重正常、健康,沒有體重過重、肥胖等問題,也是一樣。高能量密度食物 讓癌症風險上升10%研究認為,雞塊、漢堡、披薩等高能量密度、加工類食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沒有國際認證,你為寶寶儲存的臍帶血有保障嗎?香港DR醫學美容集團有三名女顧客在2012年進行血液注射療程後,一人死於多重器官衰竭,一人截肢,一人終身傷殘!原因是輸注的血液遭到膿腫分枝桿菌汙染;另外,加拿大有兩位媽媽八年前幫寶寶儲存臍帶血,後來發現臍帶血庫在2015年之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異物刺入身體時別硬拔,當心恐造成二次傷害!一名男子工作時不慎遭身旁鐵條刺入下巴,後來出現喉嚨痛就醫才發現原來這跟生鏽的鐵條長達9公分,差一點就傷及氣管!9公分鐵條刺入下巴 差一點傷及氣管這名許姓男子年約40歲,是消防隊的義消,周末時在葡萄園操作割草機清除雜草時,疑似割草機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中國大陸製藥業日前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西普年會,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秘書長陳建州應邀分享台灣經驗,演講「台灣專業型藥局承接處方箋的啟發」;會後他除了感嘆大陸業者推動藥店經營管理的進步外,也對台灣產官學提出四大建言,呼籲台灣能夠多投入資源於藥局經營,以期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