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用龍捲風溶解血栓 清大研發全球獨創「超音波漩渦技術」獲美國與歐洲專利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新冠疫情升溫後民眾搶打疫苗,但仍有人擔心血栓風險而望之卻步。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葉秩光研發出全球獨創的超音波漩渦溶栓技術,運用如龍捲風般的聲波來震動並溶解血栓,快速安全地化解栓塞危機。這項研究成果已獲美國與歐洲專利,今年初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並獲選為封面,且獲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200萬元創業獎金。

用龍捲風溶解血栓 清大研發全球獨創「超音波漩渦技術」獲美國與歐洲專利
▲清大醫環系教授葉秩光帶領團隊研發超音波漩渦溶解血栓技術。(圖/清大提供)

結合了英文的漩渦及聲波兩個單詞,清華醫環系超音波影像實驗室將新創團隊命名為「VorteSonic」,意為聲波製造出的龍捲風。團隊成員包括清華大學醫環所博士生羅尉辰和謝宗翰,分別負責製作超音波元件的微小探頭及驅動發射系統,並延攬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專研創新醫材、熟悉業界的博士賴俊延擔任專業經理人。

用龍捲風溶解血栓 清大研發全球獨創「超音波漩渦技術」獲美國與歐洲專利
▲VorteSonic新創團隊從美國延攬熟悉業界的賴俊延擔任專業經理人。(圖/清大提供)

葉秩光團隊與國內材料廠合作,研發出僅有0.2公分的超音波元件和迷你探頭,結合心導管,深入血管後,發射出如同龍捲風般的超音波漩渦,在血栓周邊產生強烈擾流,讓血栓如同棉花般鬆開,並將溶栓藥物更有效率地捲入血栓內部,將血栓溶解成僅0.001公分的微粒。葉秩光特別感謝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提供團隊半年培訓及創業基金,及教育部補助大學產業創新研發計畫的支持。

葉秩光說,團隊目前更進一步朝「體外溶栓」的方向研發,也就是不使用侵入體内的導管,直接如照超音波般從體外發射指向性的超音波來溶解血栓,未來將可應用於腦栓塞、冠狀動脈栓塞等治療。此外,超音波漩渦技術未來也可望搭配微氣泡藥物釋放,應用於帕金森氏症、癲癇等腦部疾病或神經性疾病。

 

相關推薦

▲門診減量遭抓包作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出面喊冤。(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規避健保祭出的門診減量2%政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驚爆作假以對,被健保署抓包利用不實申報「診察費為0」來規避,光今年1到3月異常申報案量爆增64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今(1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全球失智人口快速增加,近年來確診年齡在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者」開始受到關注,這些人正值中壯年,卻開始出現個性及行為上的明顯轉變,一旦家人沒有發現失智症早期徵兆,可能要花好幾年才會確診失智,對病人及家屬來說都是衝擊與煎熬。近年來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積極建構失智友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目前估計失智人口已經超過28萬人,未來只會持續增加,全民都需要重視這個議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同時透過失智友善天使培育課程,讓大眾更瞭解如何幫助失智者,共創友善環境。國民健康署表示,要是發現路上有疑似失智的長者或中年人,記住...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推動分級醫療,要求大醫院門診逐年減量2%,沒想到新政策去年7月才上路,健保署今年首季清查就發現有6家醫院數字「作假」,而動手腳的方式則以將「穩定」病人調整為「不穩定」、重大傷病案件大幅成長、門診手術排除項目案件及「診察費為0」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