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甭等「降級」了!取消三級警戒 陳時中:改每月滾動式公布新措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未來沒有升級、降級了!一級、二級、三級的疫情警戒標準正式走入歷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強調,在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下,國內正式在疫情之下步入正常的生活 ,他說,可以宣布開始走向「經濟防疫新模式」,未來將會改為每個月做檢討,決定加嚴或放鬆防疫措施。

指揮中心下午一口氣宣布3月起將實施多項防疫鬆綁的新措施,包括免戴口罩範圍擴大、檢疫隔離天數縮短為10天、開放商務客入境等。陳時中還用了一個新名詞「經濟防疫新模式」宣示未來防疫不一樣了。

陳時中表示,原來設定的一、二、三級分級警戒,是沿用SARS的經驗,跟一開始設想的COVID-19可能的情況,來設定分級跟警戒的措施,但到了現在,Omicron的一個特性,情況已經跟前面完全不同,分級已不符合我們要步入的「經濟防疫新模式」需要。

陳時中說,未來就是一個月做一次檢討,就既有措施決定加嚴或放鬆,並定期公布,以滾動式檢討來取代一、二、三級警戒的分級。

另外,國內有民調指出,陳時中若代表綠營出馬角逐桃園市長會大勝藍營10%。陳時中則沒正面回應,陳時中說,我還是強調,現在正在下樓梯,要很小心,跌跤了,我們的防疫成果就不見了,我們現在正在繃緊神經,要步入「經濟防疫新模式」,這裡面很多事情,都需要一步步注意。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北桃高以外醫院3/1起探病「不擋人」 打滿3劑滿14天者入院還免篩

重大變革!陳時中:密切接觸者將改「家戶匡列」 一人一室、只關10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川崎氏症應積極治療,若錯過黃金治療時機或未加以治療,可能會發生心臟與血管的併發症,一定要多加留意唷!  川崎氏症最主要的合併症都是發生在心臟與血管病變,其中,最嚴重的併發症就屬「冠狀動脈瘤」。一般而言,川崎氏症病童若未接受治療,約有20%~30%會併發冠狀動脈瘤,導致心臟衰竭,甚至死亡。即使接受治療...

閱讀詳情 »

    烏梅,是青梅經過加工後的中藥材之一。其性溫,味酸澀,有生津、止渴、斂肺、澀腸、安蛔蟲等功效,可治療肺虛久咳,口乾煩渴,痢疾,慢性腹瀉,膽道蛔蟲等病症。 (圖來源今日頭條)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 1、保護腸胃 烏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腸胃裡腐化。 2、消除便秘 烏梅裡的...

閱讀詳情 »

世界上怪病很多,但是這個怪病絕對是最詭異,最恐怖的,因為它能把軟組織和肌肉逐漸骨化最終變成活石雕。近日美國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石人的癥結所在。 (圖片翻攝自:http://51qu.me/18771.html   這種怪病被稱為進行性肌肉骨化症(FOP),是世界上最罕見的疾病之一。醫學統計數字...

閱讀詳情 »

鄭捷案:去年五月二十一日,東海大學二年級學生鄭捷在捷運隨機砍人,造成四死二十二輕重傷。 (圖片翻攝自:http://toments.com/3378/ 一、鄭捷案去年五月二十一日,東海大學二年級學生鄭捷在捷運隨機砍人,造成四死二十二輕重傷。捷運行經龍山寺站到板橋江子翠站之間,鄭捷手持雙刀,在密閉車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