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子陰囊內摸到「小腫塊」以為不痛就沒事 越腫越大才知惡性肉瘤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上冒出不明腫塊,千萬別掉以輕心。一名60歲男子就摸到自己右側陰囊內有不明腫塊,卻心想沒有疼痛症狀,壓了也不痛,排尿又一切正常,就一直不以為意,沒想到幾個月過去,腫塊越腫越大,這才驚覺不對勁,緊急至醫院泌尿科求診,原來是右側陰囊長了惡性的去分化脂肪肉瘤。

萬芳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林克勳指出,男子將右側陰囊的去分化脂肪肉瘤切除後,便長期於泌尿科門診追蹤,今年電腦斷層發現在下腔靜脈前有小結節,且有局部性脂肪滯留的軟組織,疑似脂肪肉瘤轉移。

進一步血管造影顯示,男子下腔靜脈左側已被腫瘤壓迫,造成靜脈血管凹陷及壓縮,必須緊急手術治療。

林克勳形容,這場手術可說是險境重重,由於腫瘤長在後腹腔的下腔靜脈及十二指腸附近,必須仰賴一般外科醫師擔任「開路先鋒」,先將病人肚子的臟器翻至左邊,好方便泌尿科及心臟血管外科接手處理腫瘤及血管問題,另切除部分已受腫瘤侵襲的十二指腸,前後花了11小時接力搶救。

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李紹榕表示,上腔靜脈及下腔靜脈都屬大血管,但均位於身體最深處,須穿過許多器官,因此當腫瘤侵犯時便會成為癌症手術的一大難題。還好該院從2016年至今已進行8台侵犯上下腔靜脈的大型多科合作腫瘤手術,為癌症患者開啟一扇希望之窗。

照片來源:萬芳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難得輕鬆!這回不拍防疫影片 陳時中獻「聲」動畫教小朋友用牙線

手賤轉傳「沒事不要去以下醫院」假訊息 莊人祥喊罰300萬!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放寬成人預防保健免費B、C型肝炎篩檢年齡,上路第一個月就爆出大量,國健署今(15)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去年9月底放寬年齡上限為45至79歲終身一次後,第一個月(2020年10月)達成單月篩檢量近8萬人,約是前一年同期的7倍之多,創新高。 國健署是自2011年8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前院長張德明早在去年7月16便退休卸任,但接任人選一度演變成兩位副院長陳威明及陳適安之爭,有如白色巨塔的茶壺內風暴,最後傳出在府院介入之下,才拍板由國內糖尿病治療權威、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黑馬出線,而台北榮總今(15)日上午佈達宣誓,讓這場人事爭議正式落幕。 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忙碌防疫已經一整年的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難得卸下嚴肅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身分,重拾牙醫本業,為長庚醫院與衛福部、兒童牙科醫學會合作的動畫配音,教導小朋友正確的潔牙方式和使用牙線的重要性。這部動畫影片今(15)日正式推出,網路提供下載(影片網址:https://...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不用懷疑,2020年是一個對想運動的人不利的一年。許多人關在家中,從視訊會議到大量的電視影集,從視訊派對到電動玩具,大家花最多的時間就是坐在家中的沙發或是床上。大家都知道久坐對身體很不好,但是仍是有好消息! 儘管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靜止的,但只要一天有十一分鐘的活動,就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