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子陰囊內摸到「小腫塊」以為不痛就沒事 越腫越大才知惡性肉瘤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上冒出不明腫塊,千萬別掉以輕心。一名60歲男子就摸到自己右側陰囊內有不明腫塊,卻心想沒有疼痛症狀,壓了也不痛,排尿又一切正常,就一直不以為意,沒想到幾個月過去,腫塊越腫越大,這才驚覺不對勁,緊急至醫院泌尿科求診,原來是右側陰囊長了惡性的去分化脂肪肉瘤。

萬芳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林克勳指出,男子將右側陰囊的去分化脂肪肉瘤切除後,便長期於泌尿科門診追蹤,今年電腦斷層發現在下腔靜脈前有小結節,且有局部性脂肪滯留的軟組織,疑似脂肪肉瘤轉移。

進一步血管造影顯示,男子下腔靜脈左側已被腫瘤壓迫,造成靜脈血管凹陷及壓縮,必須緊急手術治療。

林克勳形容,這場手術可說是險境重重,由於腫瘤長在後腹腔的下腔靜脈及十二指腸附近,必須仰賴一般外科醫師擔任「開路先鋒」,先將病人肚子的臟器翻至左邊,好方便泌尿科及心臟血管外科接手處理腫瘤及血管問題,另切除部分已受腫瘤侵襲的十二指腸,前後花了11小時接力搶救。

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李紹榕表示,上腔靜脈及下腔靜脈都屬大血管,但均位於身體最深處,須穿過許多器官,因此當腫瘤侵犯時便會成為癌症手術的一大難題。還好該院從2016年至今已進行8台侵犯上下腔靜脈的大型多科合作腫瘤手術,為癌症患者開啟一扇希望之窗。

照片來源:萬芳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難得輕鬆!這回不拍防疫影片 陳時中獻「聲」動畫教小朋友用牙線

手賤轉傳「沒事不要去以下醫院」假訊息 莊人祥喊罰300萬!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儘管新北幼兒園群聚沒有新增確診個案,但本土疫情又冒出現新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發生在桃園市,該名20多...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3月,國內發生有不肖業者涉嫌用「工業用氮氣」填充寶寶米餅,遭移送檢方偵辦,為避免再有類似情況發生,食藥署今(15)日正式預告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草案,把「氮氣」增列為食品添加物來管理,全面加嚴要求純度。而氮氣最常被用於洋芋片、茶包等食品包裝時...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注重免疫力,不少民眾會選擇靈芝類的保健食品,食藥署今(15)日預告同意放行以基改酵母菌發酵生產的小孢子靈芝類球蛋白濃縮液也可以用於食品原料,但因為有過敏的疑慮,要求針對未滿12以下兒童、孕婦以及授乳者加註警語。 食藥署上午正式預告訂定「以基因改造畢赤酵母菌(Pichi...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停班、停課,新冠肺炎讓不少孩子作息大亂,一名4歲小童就在半年前開始反覆出現皮膚癢及搔抓的現象,前一陣子停課在家,更被家長發現,只要天氣一熱、流汗一多,情況更加嚴重,甚至會抓到全身破皮流血,睡眠也大受影響,就診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才大幅改善。 收治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