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子體重破百...中風癱瘓! 切胃瘦46公斤變健康

男子體重破百...中風癱瘓! 切胃瘦46公斤變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年男子30歲出頭就中風癱瘓!原來他從小胖嘟嘟,體重破百照樣長期大吃大喝,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為患者進行胃袖狀切除減重,病人半年瘦四十多公斤,並積極運動找回健康。李旻憲主任提醒民眾,勿輕忽病態性肥胖與高血壓嚴重性。

血壓、BMI飆高不在意 中風後體重達120公斤

李旻憲說明,林先生體重110公斤,發現血壓高達200心也不在意,常去聚餐吃到飽。沒想到33歲就中風,持續復健五年,體重反而增到12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達36,身體沈重又行動不便,愈來愈封閉,才接受減重手術。

胃比一般人大兩倍 手術後瘦身變健康

術前系列檢查,林先生的血壓、血脂、膽固醇與肝指數都爆表,並有肝硬化跡象。手術中更發現,林先生的胃撐得比一般人大兩倍,團隊術後追踪指導,林先生六個月瘦46公斤,BMI回到22.2的標準區間,不必再服用高血壓藥。

病態性肥胖需注意 容易引發疾病

李旻憲主任指出,國健局肥胖定義是BMI大於等於30,臺灣統計顯示,四成人有過重問題,其中15-18%為肥胖,8-10%屬病態肥胖。病態性肥胖是導致健康惡化主因,解決肥胖就比較不必擔心後續引發的疾病。

BMI過高 易罹患糖尿病、肝癌等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BMI未達30,如為大肚腩的中廣身材,仍應特別注意,因為『中央型的肥胖』意味著內臟被包在油裡面。」李旻憲說明,目前已證實內臟脂肪會讓胰島素接受體的敏感度下降,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此外,內臟脂肪還會增加乳癌、大腸癌風險,也容易導致脂肪肝、肝癌及肝硬化的風險。

「胃袖狀切除」手術 減重65-70%緩解病情

李旻憲表示,中廣身材病人接受減重手術,可以將內臟脂肪消除八到九成,以林先生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是以腹腔鏡手術將胃大彎作袖狀切除,保留約100毫升胃容量,減重比率可超過體重的65到70%,達到脂肪減低、體重下降,提高胰島素接受體敏感度目標,緩解病情,甚至可以不必再吃藥、打針。

【延伸閱讀】

有感減齡! FLX鳳凰電波+音波拉提風靡愛美族

「碰!」打麻將打一半 他竟癲癇發作!

頻尿、下腹痛多年 竟是間質性膀胱炎作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9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目前正值換季時期,許多家庭陸續收起冬天厚重的衣物和棉被,拿出塵封已久的短袖衣物、薄棉被,但這樣的動作卻造成鼻過敏患者頻頻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症狀加劇。在這種冷熱交替的季節裡,衣物存放在櫃子或收納箱中太久,已躲藏了大量的塵蟎,在一收一放過程中,讓塵蟎藉機入侵鼻腔。 根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脂肪肝炎屬於一種代謝性疾病,目前臨床上仍無藥物能直接治療,因此除了透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得定期接受檢查。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黃文威醫師指出,過量飲酒、食物太豐盛、油膩、精緻食物等,都可能成為埋下脂肪肝的危險因子,主要因體內多餘能量轉以脂肪形式儲存在肝臟中,尤其脂肪肝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19歲年輕女生,從小就診斷自發性脊椎側彎,曾經嘗試過物理治療,穿著背架矯正,但是效果不佳,脊椎側彎角度持續惡化到128度,活動能力下降,且常感到呼吸困難,食慾減退消化不良,再加上身體各部位關節肌肉疼痛,造成生活上的困擾。經過評估,她的狀況屬於胸腰椎大角度C形側彎合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中醫最擅長的就是調節免疫,而脾胃運化是否正常,往往與免疫機能調控的好壞具關聯性,大約七成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裡,更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良好的免疫力能防止病毒入侵,更能維持身體健康、預防老化。健全免疫機能正氣充足 須平衡腸道菌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