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性解尿不順,滴滴答答,小心「攝護腺肥大」惹的禍!「這些職業」都是高危險群?花2分鐘自我評量!

關心男人的那條「腺」,哪些職業是攝護腺肥大高危險群?

有些男性青少年時期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幾個朋友站在一起,打賭誰能朝某個目標尿得最準,或是比賽誰尿得最遠;但年過50歲以後,回想年輕時的畫面,卻只能搖頭望洋興嘆?有些男性解尿不再順暢,常要花一番力氣,甚至解尿後易滴滴答答,感覺解不乾淨而易頻尿、夜尿次數增多,這正是攝護腺肥大引發的小便困難症狀。

男性解尿不順,滴滴答答,小心「攝護腺肥大」惹的禍!「這些職業」都是高危險群?花2分鐘自我評量!

醫學上發現,男性50歲左右會開始出現攝護腺肥大的情況,發生比例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增多,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50至60歲男性,約有五成患有攝護腺肥大,80歲以上男性,更是高達八成有攝護腺肥大的困擾。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攝護腺肥大儼然成為男性「長壽的煩惱」。

不少研究指出,攝護腺肥大與年齡增加、荷爾蒙變化、攝取過多脂肪有關。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暨臺大醫學院泌尿科教授蒲永孝提醒國人,攝護腺疾病與工作環境也有關係,司機、廚師、老師等需久坐久站、易憋尿的職業須當心,避免因久坐或憋尿,惡化攝護腺疾病引發的排尿困難。此外,在電腦前久坐的上班族,也要盡量避免久坐,因為會使骨盆腔充血得更為嚴重,而出現更嚴重的排尿困難。

蒲永孝主任進一步表示,攝護腺除了肥大問題,也要對攝護腺癌有所警覺。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2014年新診斷出的攝護線癌患者共4,801人。2014年因攝護腺癌去世患者為1,207人。在男性癌症中,攝護腺癌的死亡率排名第7。約有45%的攝護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4期。

《大家健康》雜誌總編輯葉雅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表示,處於高工作壓力的男性,平時要懂得紓壓,放鬆心情。年逾50歲,建議至泌尿科檢查,除了醫師問診外,醫師會視情況安排肛門指疹、抽血做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及腎功能的健康檢查。8月份的《大家健康》雜誌有提供簡單的「攝護腺肥大問題」自我評量表,男性朋友如發現自己有頻尿的問題,應盡快就醫檢查。

2分鐘自我評量攝護腺肥大嚴重嗎?

男性解尿不順,滴滴答答,小心「攝護腺肥大」惹的禍!「這些職業」都是高危險群?花2分鐘自我評量!

附上國際攝護腺症狀指數評分表(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簡稱IPSS),可自我評估是否該就醫。

 

【更多資訊請上《大家健康雜誌》;《大家健康雜誌》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醫師不斷告誡我們癌症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民眾同樣也可以要求醫師「當我早期健檢時,你也要驗得出來」;最近有多項可以早期發現癌症的好消息,透過基因檢測就可以早期發現針對長者與血液相關的癌症。此外,利用奈米科技尋找腫瘤 RNA,或是將新生兒篩檢的原理拿過來應用,同樣都可以早期找到腫瘤細胞,甚至唾液的檢查...

閱讀詳情 »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指出,引發愛滋病的「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上圖黃色)正朝著低致命、低感染的方向演化,彷彿再過數十年它就變成普通病毒的感覺;不過這其實不能讓人類忘記 HIV 在過去至少已經有四波侵襲人類社會的紀錄,差別在於,只有其中一波的 HIV 變異最能適應人體與人類行為模式,進而造成現今總計六千萬人...

閱讀詳情 »

台灣衛生環境良好,造就四十歲以下民眾籠罩在 A 型肝炎陰影中。疾病管制署宣告台灣發生 A 型肝炎群聚感染事件,19 名遍布全台的民眾經確診受到同一來源感染,經研判為生食海鮮造成,疾管署表示海鮮還是應熟食,烹煮也有技巧確認是否熟透,同時四十歲以下民眾建議自費接種疫苗,可保終生有效。 案例遍佈全台 最有...

閱讀詳情 »

算食物中的熱量是一件很麻煩的事,為了減重,你也可以不必太花功夫,看時鐘就好。美國沙克研究所 (Salk Institute) 的兩項研究發現,將一天中的進食時間縮限在八到十二小時之內,小鼠在近十個月的實驗後體重比一般小鼠輕了四分之一,而這樣的成績跟牠吃了什麼,並沒有什麼關係。 這兩項刊登在「細胞代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