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當心青光眼無聲無息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並非所有青光眼都會有明顯眼痛、頭痛的症狀。一位75歲的婦人,因為視力模糊到眼科求診,才赫然發現眼壓高達35毫米汞柱,原來是白內障併有慢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她感到奇怪的問:「25年前看診懷疑有青光眼,追蹤了十幾年都沒問題,我想應該就沒事了吧,就沒再看診,怎麼知道現在老了還會出現問題?而且我也沒有眼睛紅痛、頭痛想吐。」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陳子儀醫師說,青光眼分類有隅角開放性、隅角閉鎖性及先天性3種,而且青光眼病因相異,因此治療方針也不同。其中,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在東方人、遠視患者比例較高,主要是因為角膜與虹膜之間的空間較狹窄,房水蓄積,造成眼壓上升壓迫視神經,造成視神經萎縮,此型的青光眼較會以急性發作表現,特別是昏暗環境或晚上時段,臨床上稱之為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

並非皆會視力模糊、眼紅痛 恐難查覺

陳子儀表示,急性發作時,病人會視力模糊,看燈光周圍有彩虹光暈、眼睛紅痛、頭痛、噁心嘔吐,只要能盡早處理,通常眼壓都可控制。另外,隅角閉鎖性青光眼也可能間歇性發作,或是以無症狀的慢性青光眼表現,而且眼壓的緩慢上升,病人往往不自覺,偶然在門診才被發現而診斷。

對於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治療,目前採用的方法是雷射或雷射加藥物治療;若眼壓無法控制穩定,視神經持續惡化,則必須手術治療。陳子儀醫師也提醒,任何種類的青光眼,都需定期檢查,以免惡化而不自知,因為青光眼造成的視神經損壞不可逆。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走進超市,常看到各式各樣的豆腐陳列在架上,從傳統豆腐、嫩豆腐、雞蛋豆腐、百頁豆腐、凍豆腐、魚豆腐、板豆腐、芙蓉豆腐、到杏仁豆腐,不僅外型長得都不一樣,其實原料也不相同!其中有幾種雖然稱做「豆腐」,其實根本不是用黃豆做的,豆腐該怎麼選擇呢? 選對豆腐、避免高油高糖楊斯涵...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全球每10秒鐘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相關疾病,據各國數據可得知,患糖尿病的年齡明顯有下降趨勢,已經不專屬於老人病。據統計,台灣人有50%以上的潛在高血糖者,沒有明顯症狀,若忽略血糖偏高的健檢報告,一年後7個人中約有1個人會演變為第二型糖尿病。經各種科學實證,苦瓜蘊藏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山藥又稱淮山、山芋、山薯,即中藥材中的淮山,自古以來就被視為補虛佳品。是一種生長在土壤中的根莖類植物,主要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有多達 600多類的品種,其中最常見的為日本山藥、捏芋、紫山藥等。山藥的營養價值很高,它那獨特的黏稠口感,更是精華所在。 《本草綱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由於台灣要邁向高齡化社化,人活久就容易產生退化,特別視神經與認知的退化,神經退化性疾病又被稱為「靜默的流行病」,人體神經退化可分為「中樞神經」及「週邊神經」。週邊神經退化,如果是感覺神經退化,會感覺到四肢末端麻麻的;運動神經退化,會感覺肢體不靈活,想拿物品而無法拿、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