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當心!這四種常見小病最易“拖”成癌

導讀:從某種程度上說,癌症就是一種不治之症。在引發癌症的因素中,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此外,有些小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也會引發癌症,以下是容易引起癌症的幾種小病,應謹慎對待。

當心!這四種常見小病最易“拖”成癌

千萬當心!這四種小病最易“拖”成癌(圖片來源:東方ic)

口腔潰瘍:如何區分良惡性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的發生很常見,許多人往往不將這一“小病”當回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醫師何悅提醒,口腔潰瘍如果經久不愈,可能是口腔癌或是身體其他部位出現腫瘤的表現,應及時去口腔頜面外科就診,千萬拖不得。

要想簡單地區分良惡性的口腔潰瘍,可注意以下幾點:

潰瘍的癒合時間良性的口腔潰瘍大多能在數天到數周內自行癒合,但有復發于口腔內其他部位的可能;惡性口腔潰瘍則長時間無法癒合,超過一個月未癒合的潰瘍就可能有癌變傾向。

潰瘍的外形一般來說,形態規則、邊緣清楚、觸之柔軟且疼痛明顯的潰瘍多是良性的;惡性的口腔潰瘍面積一般較良性的大,會呈現“菜花樣”等不規則的形態,邊界凹凸不平,潰瘍的底部也不平,摸起來較硬,有時潰瘍不太痛。

全身情況良性口腔潰瘍的全身表現一般較少,而癌性潰瘍則可能會伴隨頜面部及頸部的淋巴結腫大或粘連,若出現不明原因的出血、唇舌麻木等,更應引起警惕。年齡大、營養不良也是口腔癌的易感因素。

藥物的使用若能正確使用藥物,良性潰瘍的治療效果比較明顯,多能加速其癒合;但一般藥物對於惡性潰瘍的效果不佳,有時甚至會造成潰瘍面變大、潰瘍加速生長的情況。

胃腸道息肉:許多腫瘤由息肉惡變而成

許多胃腸道腫瘤都是由息肉惡變而成的,尤其是結腸腺瘤性息肉,癌變率更高。有調查顯示,結腸息肉患者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到5倍,多發者可高出10倍。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姚禮慶提醒,胃鏡和腸鏡檢查是及時發現胃腸道息肉及腫瘤的最佳方法。以下人群要格外重視內鏡檢查,別等息肉變成腫瘤後才發現:

不明原因上腹疼痛者、大便隱血試驗結果為陽性者、相關腫瘤標誌物明顯增高者,要及時進行胃鏡檢查。有腫瘤家族史者,在45歲後應做一次胃鏡,如果檢查結果正常,可每兩年檢查一次。

有腫瘤家族史者、有家族性息肉病史者,都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50歲後應每3年左右做一次腸鏡檢查。患有息肉和大腸癌的術後患者,每兩年要檢查一次,息肉數量達到3個或以上者,有必要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乳腺囊性增生:需要定期進行乳房檢查

近年來,“乳腺增生”的診斷出現在越來越多白領女性的體檢報告上。乳腺增生性疾病已經成了危害女性健康的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患有囊性乳腺增生的女性得乳腺癌的機會是健康人群的數倍。專家提醒,乳腺囊性增生患者一定要及時治療,並定期進行乳房超聲或鉬靶攝片檢查。

中醫認為,乳腺增生性疾病是可以逆轉的。中醫可針對患者的體質,分別用疏肝解鬱、健脾化痰、活血化瘀、調攝衝任等方法進行治療。中藥湯劑作用和緩持久,用藥後病情不易反覆,也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同時還可調整機體氣血陰陽平衡,維護女性正常的內分泌功能,保持正常的月經週期。除了口服湯劑之外,新型的外用透皮中藥貼敷劑能使乳腺增生病的治療變得更為簡單、方便、有效、安全。

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平時應該儘量保持心情舒暢、少生氣、少動怒。在飲食上要儘量不吃或少吃可能含有較多雌激素的食物,如人工餵養的雞、鱔魚、甲魚及防止女性衰老、養顏的保健品等,同時還需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入。

糖尿病:患者得肝癌的幾率會明顯升高

糖尿病雖然沒有明顯的不適,但如果血糖長期控制得不好,它的並發癥會嚴重危害健康。

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得癌症的幾率高於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易患的癌症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肝癌、子宮內膜癌等。這與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發病率高有關,也與高血糖有關。

多國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得肝癌的幾率會明顯升高。我國專家也發現,肝癌合併糖尿病者約佔15%,且手術後肝癌更易復發。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罹患胰腺癌的風險高出8倍,糖尿病本身可能就是這種致命癌症的致癌因子與早期徵兆。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女生都有水腫困擾,尤其是經常久坐的粉領族,一到下午小腿發脹的厲害,走路時也感到痠痛,且合併便秘問題。中醫師指出,長期便秘的女性易有子宮肌瘤,建議多運動,並以順時針方向按揉腹部,只要日日順暢,就能改善肌瘤體質。 42歲王小姐長時間久坐辦公,四肢水腫情況嚴重,有時按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秋節連假再隔1天就展開,但在全民烤肉歡愉氣氛中,每年都會有腹瀉急診人次大量增加。衛福部疾管署統計,近4周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共58起,當中24起檢出致病菌或病毒,共有393人受到細菌或病毒影響腹瀉,疾管署提醒,中秋節烤肉務必生熟食分開處理,食材烤熟再食用,以降低腸道感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一般而言,女性因為受到雌激素的保護,在還沒有更年期、尚未停經的女性當中,發生中風的機率較低;但是最近1項新的研究顛覆了這樣的觀點,新研究表示,年輕女性比同齡的男性更容易中風,研究刊登在《中風雜誌》(stroke)。 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Michelle Lep...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台灣尾的恆春基督教醫院,不僅肩負了偏鄉照護醫療使命,更一直持續照顧著偏鄉弱勢孩童之課輔計畫和獨居老人送餐活動。今年面臨COVID-19疫情衝繫,不但醫院營收大幅銳減,更因為興建醫院院的工程款壓力,今年醫院工程款就必要付出一億元,陳志成醫師/院長和醫護人員帶頭減薪,希望能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