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升溫!面對新冠病毒,你可以做什麼?從飲食計畫、抗壓、運動等做起

面對新冠病毒,你可以做什麼?

文 ∕ 生酮哪有那麼難!(全新增訂版)

2020年全球最大的災難大概就是新冠病毒了,而你有足夠的健康,來抵禦新冠病毒嗎?

根據一些來自中國的資料,學者在初期時預估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大約為3%~4%,直到最近,這個平均數字修正為大約是1.4%,而且還在持續減低,有些實驗室人士則認為,如果考慮到一些有感染但無檢驗或輕症狀、無症狀,甚至自行痊癒,從頭到尾都不知道自己得過新冠病毒的人(當然無法被當局列入統計數據),那麼實際死亡率可能還要下調相當多,可能低於0.5%。

疫情升溫!面對新冠病毒,你可以做什麼?從飲食計畫 抗壓 運動等做起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你還是可以花些時間,讓自己從高風險族群變成低風險族群。

 

目前我們能確實的知道年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的慢性疾病,是增加感染死亡率的危險因素,但如果你以為我還年輕,我貌似沒有以上這些問題,所以我很安全,這是不正確的,因為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人人還是都應該要小心謹慎。

根據針對新冠病毒的各項研究(包含性別、年齡、與各項病症的關係等),這些研究數據所顯示的意義,在於病毒是一個不變的因素,但免疫力是可變的,免疫力決定了你屬於哪一個族群,所有的因素組成了你的免疫能力,整個你(完整個體)就是你的免疫系統。

對於性別,我們無能為力(大概吧?);對於年齡,我們也無能為力(但對於退化我們能做的有很多,你可以是行將就木的80+,也可以是海電18歲的80+)。

如果你的身體硬體夠強(外強中乾的不算),你所給予身體的營養又是全面的,那麼你的身體就能夠執行所有能執行的功能,那麼你的死亡率也將無限的接近0,而隨著身體的零件退化損壞,你所提供的燃料不夠全面,也不充足,那麼身體可能光是拿來維持生命都很勉強了(其他非必要的系統與功能都被強迫關閉),這時候不需要新冠病毒,隨便來點小打擊,就足以致你於死地,當然,在面對新冠病毒時,你的死亡率也會無限的接近100%。

有些人認為,身體強壯與否、免疫系統正常運作與否,與新冠病毒致死率無關,這是完全沒有邏輯的,如果真的無關,那麼致死率就只會有0%與100%,要嘛就是病毒太弱,沒有免疫力也不會有影響,所以是0%死亡率,否則就是病毒太強,什麼免疫能力都沒用,所以是100%死亡率,如果不是這樣,那麼身體素質或免疫系統當然就是其中的關鍵。

雖然不是2~3天內就能夠改變的事,但你還是可以花些時間,讓自己從高風險族群變成低風險族群,因為看起來病毒也不是2~3天內能解決的,而且這個世界上的風險,也不止新冠病毒一種,不是嗎?

你能夠做的,就是別吃糟糕的食物,空有熱量沒有營養,不足的蛋白質、糟糕的脂肪、一堆化學添加物,如果有胰島素、血糖、高血壓、心血管問題的人,趕快開始減碳斷食,攝取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多曬太陽。

真的沒辦法,再來考慮從營養補充劑裡攝取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D、維生素C及鋅),只是要挑品質就是了。

再來是做好壓力調節(別老是一直不停關注壞消息),保持睡眠充足,良好運動(不要做低強度、高疲勞的運動),最好能實施斷食計畫(自噬創造增強免疫系統,同時清除糖,降低胰島素)。

如果你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健康努力過,或做過些什麼,那麼,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不想死,或是不想留下嚴重的後遺症,都是很好的動力,如果這個理由還是無法推動你下去做改變,那麼萬一中了,就帶種一點,面對接下來的痛苦與後果,別矣!

另外,即使你把身體提升到最強了,低風險永遠不會是零風險,所以勤洗手,人多的地方戴口罩,還是必須的。

 

疫情升溫!面對新冠病毒,你可以做什麼?從飲食計畫 抗壓 運動等做起

──整理摘自《生酮哪有那麼難!:最專業的生酮教練Martyn陪你一起成功生酮(全新增訂版)》,柿子文化/企劃, 喬安娜‧瑪婷‧沃弗克/作者;実瑠茜/譯者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桃園醫院爆發院內感染,並一路造成社區感染的本土病例破口,迄今已陸續確診10人,讓桃園頓時成為全台最重疫區,甚至已有個別縣市發出「避桃令」要求不要到桃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回應,大家想要趨吉避凶是一定的,但也要發揮互相幫忙的心,「台灣就這...

閱讀詳情 »

日本知名零售連鎖店唐吉訶德,首家店進駐台北西門商圈,吸引大批民眾前往購物,排隊人潮絡繹不絕,但台灣接連好幾天出現本土確診,台北市衛生局和商業處今日上午前往稽查,發現儘管排隊民眾都有戴上口罩,但間距過近,建議業者在地板進行標示,拉大排隊間距。唐吉訶德19日開幕旋即吸引大批哈日族掃貨,由於部立桃園醫院發...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發生院內群聚感染,其中1例為住院病患的外籍看護,疑似因確診醫師替其雇主治療抽胸水時遭到感染。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質疑,理論上該醫療行為不會產生感染,他也憂心還有一條傳播鏈沒被找到。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擴大,指揮中心19日公布一名外籍看護(案869)確診,感染源可能來自確診醫師替其雇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