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期間採買少不了根莖類 馬鈴薯、地瓜發芽能吃嗎?

疫情期間採買少不了根莖類 馬鈴薯 地瓜發芽能吃嗎?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疫情期間又逢酷熱,菜價飆漲,耐放的根莖類食物如:馬鈴薯、地瓜成為許多人採買的最愛,但如果冒出綠芽,還能吃嗎?北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冒芽馬鈴薯含有「茄鹼」(Solanine),這是一種神經毒性,即使削掉發芽部分,煮熟煮爛,仍具有毒性,千萬不能食用。


馬鈴薯為茄科植物 發芽後產生「茄鹼」神經毒物


蘇秀悅指出,馬鈴薯為茄科植物,本身含有「生物配醣體」(Glycoalkaloid)成分,有如天然的殺蟲劑,植物為求自我保護,得以順利生長、繁衍、減少蟲害。


「生物配醣體」中又以「茄鹼」最為常見,事實上,新鮮的馬鈴薯就含有微量「茄鹼」,對人體健康無礙。但在發芽過程中,外皮大量產生「茄鹼」,即使削皮、加熱煮熟後,仍含有少量的「茄鹼」。


臨床顯示,「茄鹼」神經中毒症狀為噁心、腹瀉、消化道不適、神經失調、出現幻覺等,幼童、懷孕哺乳婦女、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不全者症狀將更為嚴重。


「馬鈴薯一旦發芽,就應該丟棄。」蘇秀悅提醒,民眾採購時,不宜一次買太多,如果放置環境過於潮濕、悶熱,很容易就發芽。


地瓜即使發芽仍可食用 但營養價值及口感均會變差


至於地瓜(蕃薯)並不是「茄科植物」,即使發芽,也不會產生「茄鹼」神經毒物,因此,仍可食用,但此時,營養價值及口感均會變差,建議不要放太久,趁著新鮮時吃。


值得注意的是,馬鈴薯與地瓜都屬於根莖類食物,並非蔬菜,營養成分以澱粉為主,熱量較高,必須視為米飯、麵條等主食的一部分,否則吃多了,容易變胖。


更多NOW健康報導
▸肥胖族群染疫重症死亡風險倍增 減重補充斷食水健康瘦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一個孩子跟媽媽到公園玩,期間下起了大雨, 待雨停後,孩子牽著媽媽的手說要找蝸牛, 兩母子在草地上一邊走一邊找尋,突然孩子大叫一聲,說是被蟲子咬了, 回到家,媽媽以為孩子被蚊子叮了,給孩子塗了藥油,但是沒多久,孩子開始發高燒,打了吊針也未見好, 當醫生束手無策時,孩子出現全身浮腫,貧血以及肝臟、脾臟受...

閱讀詳情 »

夏天來了,很多人都喜歡去海邊或者泳池游泳,消暑納涼,尤其是孩子們,暑假快到了,每年都有孩子們游泳溺水的事故發生,父母們也都非常小心謹防孩子溺水。然而你知道什麼叫做乾性淹溺嗎?   (僅為示意,來源)   就是這名小學生,在他去泳池游完泳一小時後,竟然溺水身亡,如果是在泳池發生的情...

閱讀詳情 »

想必大家都聽說了最近突尼西亞海灘發生的可怕恐怖襲擊事件,後續事件仍然在持續發酵,而今天要為大家講述的是在這場殘酷的恐怖襲擊事件中,一個16歲少年的英雄事蹟。 這位來自英國的16歲少年名叫歐文(Owen Richard),他在這場襲擊中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面對了與親人的生離死別。子彈幸運地擦過他的肩...

閱讀詳情 »

河南中醫學院教授 段振離 正宗的味精都是由糧食加工製成的。味精的化學成分是谷氨酸鈉,它進入人體後很快分解出谷氨酸,而谷氨酸是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之一。肉湯、雞湯之所以味道鮮美,就是因為湯中有較多谷氨酸的緣故。 氨基酸自然對身體是有益的。據研究,味精所含的氨基酸,95%以上能夠被機體吸收,用來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