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焦慮 身心門診患者增3成 醫教你緩解5方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疫情焦慮 身心門診患者增3成 醫教你緩解5方法

與疫情共存,現代人的焦慮究竟有多嚴重?一位30幾歲的上班族男性,疫情前懷抱著創業夢想與朋友一同開了餐飲店,卻被疫情這一波重創,不僅與合夥人經常爭執,除了易怒跟焦躁,同時也開始每晚失眠的狀態。另一個案例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由於求職方向與家人衝突,不僅常常感到焦慮不安,也有精神不濟的狀況。上述案例在求助門診後,經診斷發現都是為焦慮症。

心理影響生理  有指標症狀應就醫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妍安表示,新冠疫情之後,門診來求助的人增加不少,最明顯就是20~40歲的族群大約增加了3成,大多是與職場相關的問題造成困擾。除此之外,由於防疫期間長時間與家人相處,也讓衝突增加,以及擔心染疫問題的不安感,這些都是因為壓力引起的焦慮。

焦慮症通常一開始只是情緒上的表現,但漸漸的就會開始有生理症狀發生,如頭痛、心悸、口乾舌燥、噁心感、睡眠障礙(失眠或噩夢),當已經開始有重複性的想法,或者不斷重複某種行為如洗手等,若加上生理不適,就會建議要就醫。
在藥物治療上,焦慮症通常會是以抗焦慮藥物先做症狀緩解,其次會建議搭配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能夠透過對話釋放壓力,專業心理治療師也會幫助患者面對自我,改善過度負面的想法。

施妍安醫師提出幾項檢視標準,包括:
一、焦慮擔憂的狀況已經影響正常生活,包括人與人互動、工作上表現,或者已經長時間已經無法正常睡眠。
二、焦慮與擔憂,伴隨一些身體其他反應,像是坐立不安、緊張、無法集中注意力、疲倦、容易動怒、肌肉緊繃等,至少包含以上三項。
三、如果在原來擔憂的事情以外,連帶一些活動或者日常小事的發生都已經有過度擔憂的狀況,且這樣的情形已經超過半年,幾乎有症狀比沒有症狀多,那幾乎就可判定為有焦慮症。

醫師提供減緩焦慮五大思維
施妍安醫師也提供幾個思維來調適自我:
一、轉移注意力:如培養運動習慣,維持生活規律性。
二、找朋友聊天,除了能夠針對焦慮的事件如工作多點機會外,也能有些支援管道。
三、提升競爭力:思考培養自己能力的方法,疫情期間的線上課程都能善加利用。
四、給自己多點耐性:允許自己犯錯,找機會多了解內心所想要的,找尋自我定位。
五、培養正向思考:給自己多點信心喊話,並建立方向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西非伊波拉病毒疫情尚無緩和跡象,有鑑於台灣在西非大國奈及利亞仍設有代表處及駐外人員,並有 80 多名台商與僑胞,疾病管制署決定派出兩位防疫醫師前往奈國,協助駐館人員認識與防範伊波拉病毒,同時還會攜帶防疫物資。 兩位防疫醫師將協助奈國僑民台商防疫 疾管署長郭旭崧指派具感染科專長的首席防疫醫師羅一鈞,...

閱讀詳情 »

疾管署公布本(2014)年第18例麻疹確定病例,該名個案為本國籍2歲男童,原應於去年8月完成MMR疫苗接種,但未完成接種即於去年10月4日隨母親至印尼探親,今年8月14日返台。個案在印尼期間於8月11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及全身紅疹等症狀,於8月14日抵臺時經機場發燒篩檢站攔檢,隨即由父母...

閱讀詳情 »

德國體育醫學龍頭艾倫斯特博士發現,所有運動選手中,唯獨馬拉松選手沒有罹患癌癥的病例。因此艾倫斯特博士為了找出不得癌癥的原因,不斷地研究,結果發現了一項驚人的事實。艾倫斯特博士採集了每天跑步30公裏以上的馬拉松選手的“汗水”,分析其汗水的成份,結果發現汗水中含有鎘、鉛、銅、鎳...

閱讀詳情 »

    女性月經中出現血塊很常見,正常經血血塊的大小不定,混有子宮內膜碎片和粘液,偶見凝血塊。月經血中帶血塊這和出血量以及出血速度有關,所以,如果出現了血塊,不要自行用藥,首先應分清經血中出血的原因,下面介紹經血有血塊的原因。 經血中出現血塊是月經不調嗎? 月經又稱作月經周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