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當前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社交疏離?

疫情當前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社交疏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疫情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根據美國梅奧診所醫學中心(mayoclinic)的指引,許多家庭待在待在家裡上班、上學,沒有辦法外出與親友相處,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來說,這些變化可以引起孤獨感,對此,可以多引導孩子,鼓勵孩子與親朋好友通話聯繫,舒緩他們應對疫情所帶來的孤獨感,這一次疫情挑戰也可能幫助孩子的個人成長,並更好地應對未來的障礙。

疫情拉開人們距離 協助孩子應對疏離

疫情帶來社交距離,兒童和青少年的產生孤獨感也很令人擔憂,因為與成年人相比,孩子們往往更難以傳達自己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不能依靠熟悉的方式與同齡夥伴建立歸屬感,尤其同伴是幫助孩子們發展個人身份非常重要關鍵,疫情也可能使兒童現有的心理健康狀況惡化。

鼓勵與朋友共度時光 視訊通話聯繫情感

幫助孩子應對社交疏遠而產生的孤獨感,最安全方式是通過視頻或電話聊天,建議讓他們與親朋好友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從中獲得到更多支持。疫情期間,孩子們可能比平時有更多的空閒。他們可能喜歡發短信或找朋友一起玩線上遊戲,此時家長需暫時放寬關於孩子的每日時間限制,可以多邀請家庭成員、親戚朋友一起打電話或視頻聊天保持聯繫,或是說些故事給來他們聽。

趁空檔關心孩子 聆聽曾經失落感受   

在疫情艱難的時期,孩子們與重要的照顧者建立緊密可靠關係很重要的。家長可以利用機會花更多的時間陪他們。其實,你的孩子曾經可能對錯過重要的活動(例如生日聚會)感到難過。此時,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失落,詢問他的感受,並聆聽它們的想法,請他們書寫曾經對某些人、地方或事件的失落的想法,並不對其感受做任何假設及評斷。了解他們會如何應對這些損失,想想是否未來有機會舉辦不同類型的生日慶祝會或是疫情結束後可以一起做些事情來彌補。

家中做有趣活動 激發孩子創造力

此外,鼓勵孩子的獨特創造力,在家裡透過閱讀、創作音樂、烘烤、繪畫、寫作、種植花園等來找到靈感。或是邀請孩子分享一些喜歡熱衷的話題,並與朋友分享他們學到的東西,激勵孩子有更多的創造力。養寵物也是孩子很好的陪伴,免受孤獨感的影響,使孩子感到舒適及社會支持,尤其疫情當前人與人之間保持社交距離。

【延伸閱讀】

全台停課震撼彈! 真的有必要?專家這樣說

防疫停課不停學 5點舒緩家長焦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1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翻攝自youtube 下同 喜歡看噁心擠痘療癒畫面的人,又有眼福了。最近聞名全球的加州皮膚科醫生桑德拉(Sandra Lee)又有最新力做,桑德拉在個人的YouTube上祭出了一名男病患肩膀上長達15年隻久的巨大囊腫,噁心的「蛋型囊腫」影片在短短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便吸引了近百萬人次的點閱觀看。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0歲的林女士有抽菸、高血壓病史,日前與三五好友晚上唱KTV後,出現劇烈頭痛、脖子僵硬、噁心、嘔吐,急診就醫檢查後發現為腦血管動脈瘤破裂合併廣泛性腦出血(蜘蛛膜下腔出血),緊急以微創腦導管手術進行動脈瘤栓塞治療,術後恢復狀況良好。 動脈瘤易引發急性水腦症 國泰綜合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口腔癌高居台灣男性死因第四位,年齡也是所有癌症中最低,同時死亡率最高的一種,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徐偉凱,發現應用內視鏡輔助進行微創頸部淋巴廓清術,有助提高患者之存活率,並且降低產生併發症的風險,這項新技術將首次在文獻上發表。 鱗狀細胞癌 常隨淋巴結擴散 ...

閱讀詳情 »

郊遊注意!孩子腳趾起了「小血泡」,媽媽細看差點嚇暈!   春夏交際,天氣暖和宜人,很多家庭都有帶孩子郊遊的習慣,尤其是五一即將來臨。帶孩子郊遊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但務必做好防護措施哦。 1、腳趾上會動的「小血泡」 俊俊上週被媽媽帶到公園玩,天氣微熱,就給孩子穿了涼鞋。回家時,俊俊總說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