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肩頸酸又麻 針灸針刀來幫忙

疫情肩頸酸又麻 針灸針刀來幫忙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罹患多年糖尿病的80歲林女士,長期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一年多前開始覺得雙手麻木,並伴隨肩頸痠痛,於是前往醫院檢查,醫師診斷為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另外磁振造影(MRI)檢查發現其頸椎椎管狹窄(spinal stenosis),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其家人考量林女士年紀較大,不希望接受手術治療,想尋求較保守的治療方式,因此,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門診。經過針灸與小針刀療程後,患者的手麻獲得改善,症狀約減輕三到四成,肩頸痠痛也舒緩許多。

頸椎病 3C產品普及越來越常出現於年輕族群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王明仁指出,頸椎病(或稱肩頸症候群)可能由脊椎筋膜結構異常、老年退化或外傷所造成,因而導致痠、麻、痛等症狀,然而隨著3C產品普及,此症狀越來越常出現於年輕族群,近期再加上疫情影響,許多民眾需在家辦公或上課,頸部長期姿勢不良,因而加重症狀的產生。

中醫小針刀療法 治療新選擇

王明仁說,中醫小針刀療法能夠提供病患另一種治療選擇。小針刀療法為結合傳統針灸與現代解剖學的新一代治療方式,最早出現於1976年,而至今已趨於成熟,可治療多處部位的不適(如圖一),且經臨床研究證實為安全、有效。針對肩頸痠痛的病患,小針刀療法能局部放鬆緊繃的肌筋膜,緩解不適症狀。此外,亦可合併針灸或中藥調理,以提升治療的效果,延長療效。

《小針刀適應症》

肌筋膜疼痛(常見症狀:肩頸痠痛)

神經壓迫(常見症狀:手腳麻木)

關節沾黏(常見症狀:關節活動角度受限、五十肩)

關節疼痛(常見症狀:膝蓋痛、足跟痛、手肘痛)

肌腱發炎(常見症狀:板機指、網球肘)

【延伸閱讀】

產後6個月黃金治療期 HIFEM科技扭轉漏尿困擾

居家防疫引爆衝突 善用三明治溝通法增進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0年前,林先生41歲,剛任職國小老師三年。某日,他在學校爬上高梯裝燈泡,在下邊幫忙扶梯子的主任納悶:梯子怎麼抖得這麼厲害?這才發現,原來林先生腳抖得超嚴重。 但那其實不是他第一次出狀況,林先生說,自己從小只要一緊張,右手就會發抖。求學期間遇到解剖青蛙、寫書法,都曾經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在對抗青春痘與粉刺時,常會擦「酸類」處理,尤其「杜鵑花酸」更是皮膚科最廣為使用的外用藥品。杜鵑花酸是什麼?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吳姵萱副教授來為大家說明。 杜鵑花酸多效果 藥品也是化粧品 吳姵萱副教授指出,杜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3歲許小姐,工作需長時間盯著電腦表單,一整天下來眼睛常覺得很乾澀,因此下班後會滴人工淚液來緩解,但最近除了眼睛痠澀外,還會伴隨眼皮跳動、眼角肌肉抽動,也常覺得肩頸僵硬,轉動時甚至有聲音出現,因擔心是否為中風或顏面神經麻痺之類疾病的前兆,求診神經內科檢查顯示無明顯異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考量COVID-19本土疫情升溫,為確保民眾於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或確定病例於居家照護期間,若有相關醫療需求必須往返醫療機構時,可以及時前往,自即日起放寬有就醫或採檢需求之居家照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之交通運送方式,以保障病人就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