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重挫全球股市 面對股災「三要點」調適心情 

疫情重挫全球股市 面對股災「三要點」調適心情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呈現停滯狀態,近期美國道瓊指數大幅崩盤,在這過程中,連帶影響台灣股市不穩定,投資人心生惶恐,不斷焦慮這波跌勢會到何時?跌多少?民眾頻繁打開交易平台,確認漲跌狀況,導致工作無法集中注意力,更可能因此引發許多身心反應,包含失眠、焦躁、懊悔、憤怒等情緒。
股市不確定性高 調心情有三方法
通常民眾不斷蒐集與確認訊息的背後,是希望能夠獲得有利於己的訊息,讓心情安心,但是過多訊息與不確定狀況,甚至,當股市發展往更糟糕時,導致心情更加焦躁、混亂,並且深陷在負面的情緒及身體反應中。諮商心理師蘇芸代指出,當民眾發現近期有上述情況時,也許可以試試看以下三種方式處理。

1.當情緒來臨時 適度轉移注意力

投資標的有起伏是常見現象,但過大的起伏,容易使投資人對於未知恐懼放大,引起生存的焦慮感。此時民眾可以做些與投資無關的事情,適當轉移注意力,例如:戶外活動,不要過度在漲幅上,鑽牛角尖和過度揣測,才能保持開放的心,面對資本市場起伏。

2.適度停利停損 找回對於投資控制感

面對大幅度波動的股市,大部分的投資散戶而言,是巨大心理壓力,比起為了漲跌每天心情起起伏伏,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停損點後,果斷出場也是一種心理調適的方式。雖然停損會有所損失,但是至少不用再擔心損失更多,也不會因為反覆的漲跌不斷,而困在「早知道」的懊悔之中,雖然損失了金錢,但換來心安。從投資角度來說,停損至少保留現金,待狀態較平穩時,再投入市場也不遲。

3.重新檢視投資模式 為未來投資做預備

投資是一個有風險的開源方法,也有不同的投資方式與對應風險。在投資開始前,需先了解自己希望的目標是什麼、願意承受的風險有多少、對投資標的的偏好等問題。但現實狀況是,許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的投資方式就開始投資,或者明明決定一種投資方式,心中其實卻又想著另外一種。
調整自我投資觀念 拉長線穩住心情

諮商心理師蘇芸代指出,面對投資市場大幅波動時,其實正是認識自己思考與價值觀的好機會,重新設定合理的投資心態與投資標的。長線重在平均成本,短線重在波段獲利,了解自己究竟屬於哪一種類型?當更認識自己的價值觀與能力,無論是賺是賠都能從中有所成長,也就更有機會替未來的投資做好預備。

投資本來是一個幫自己理財和增加額外收入很棒的方法之一,但如果讓這件事情影響原本的生活狀態,徒增反效果。在投資市場不是比誰賺的多,而是比誰待得久,漲跌終究只是一時,好好照顧自己的心情,活在當下,才有辦法在投資市場走得長久,為長遠的生活謀福利。

【延伸閱讀】

乾癬共病多! 控好病情不再身陷「癬」關

八旬婦尿毒、水腫拒洗腎 腹膜透析在家洗「免到院」

咀嚼動作居然可防蛀牙 牙醫推「愛牙四守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4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佈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但怎樣算是網路遊戲成癮?每天花很多時間在玩遊戲,就是網路遊戲成癮嗎?大規模調查八千位學生 台網路成癮盛行率約3.1%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潘元健心理師,以及馬偕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92歲的蕭姓阿嬤近年來腰部常抽痛,左腳和左手會麻,能站能走,但不能持久,她認為應該是年紀大的退化現象,只要不太難過就沒關係,沒想到2個多月前,突然間後腰痛到跪地,疼得爬不起來。家人送其就醫,檢查發現其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卻且又有骨質疏鬆,醫師認為手術治療若以鋼釘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8020計劃,希望80歲長者至少保有20顆正常咀嚼的牙齒,提高長者的生活品質,新北市自105年起將每年10月訂為「長春顧齒月」並配合免費長者健檢加碼固齒塗氟項目。新北市市長朱立倫宣布,即日起至10月31日凡65歲以上長者,到合約醫療院所牙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