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苗接種現場實習 醫學生上了寶貴一課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疫苗接種現場實習 醫學生上了寶貴一課

疫情這堂課,你學到了什麼?高雄醫學大學一群實習醫學生,日前到高雄巨蛋新冠肺炎疫苗注射站學習,看到很多老人家、孕婦擔心疫苗副作用,經同學的傾聽、解說及安撫下,一個個神情轉憂為喜,順利完成這世紀之針。一名醫學生有感而發說:「我們不見得需要成為最厲害的醫師,但一定要成為病患『最需要』的醫師!」 

這是課堂上學不到的實習課程,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楊仁宏說,「體驗學習」對醫學生是很寶貴的經驗,但疫情期間醫療降載,教學及會議也多改為視訊,醫學生因此少了很多與師長及病人互動的學習機會。加上疫情嚴峻,可能一輩子才碰上一次,不希望醫學生只當個旁觀者,因此發起招募實習醫學生至參與疫苗施打的現場體驗,透過服務是一個非常難的觀摩學習機會。

「不見得要最厲害,要成為病患最需要的醫師」
短短4天即招募到25名6年級實習醫學生踴躍參與,行前幾位老師除了教學生認識各種疫苗的保護力、副作用及禁忌外,並指導如何與醫療團隊合作。醫學生周秉叡說,他感受最深的是與民眾互動,從解釋填單、問診、注射到衛教,每次都有不一樣的問題,有些人甚至質疑疫苗的保護力,需要他們一一解釋,對他而言,正是磨練醫病溝通的好機會。

大開眼界的黃馨誼同學說,她很佩服醫療人員在這麼短時間內,將流程規劃得井然有序、施打快速,不致造成病患群聚。莊宜安同學說,面臨如此嚴峻的疫情危機,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將來正式成為醫師時,有可能面臨更加難以應付的新興的傳染病,期望自己小小的努力能夠減輕大家的負擔。

施朝貴同學原本擔心疫苗知識準備不足會被民眾問倒,後來發現多數時間花在教民眾如何填寫資料、解釋資料;疫苗問題則多由醫師問診時解答,他很佩服醫師不斷更新新知,還要注意注射順序政策,讓他在面對群眾衛教時更有自信。

體認對識字不多、認知功能較差者應更耐心協助
李敏榕同學曾遇到外籍移工、配偶及孕婦等特殊族群,在填寫同意書上,花更多的耐心與解釋;而孕婦要注意與其他疫苗錯開,讓她對於疫苗更多了幾分瞭解。廖敍丞同學對於識字不多、或認知功能較差的民眾,也多花多時間協助填寫小黃卡及評估意願書;對於打針焦慮的民眾則給予不斷安撫。

工作結束後,同學們拆下面罩與口罩發現耳朵和額頭都痛了一陣子。但比起病房中使用呼吸器面罩的病人,這點小傷算什麼?謝怡徹同學說,這場世紀之疫,任何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醫學生從問診填單到注射衛教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熟悉,面對民眾各種疑慮也要能臨機應變,經由這場震撼教育,讓同學們有了更寶貴的收穫。大家共同的心聲是,「同島一命,期盼疫情及早退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根據統計,超過一半以上的誤食中毒事件發生在小於6歲的孩童,尤其口腔期階段的小寶寶會藉由刺激嘴巴、口腔和舌頭來得到本能的滿足。另外,數據結果也發現,最常發生中毒意外的地方並不是在戶外,而是在家中。 任何東西都有可能造成兒童的誤食,包括藥物(降血壓藥物、降血糖藥物、維他命藥片、兒童藥水)、細小物品(玩...

閱讀詳情 »

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謝登富,耗時1年多整理寫成《說不出口的「泌」密:一本大獲全「腎」療癒實錄》衛教書,幫助病人就醫前後都能好好理解泌尿系統疾病,得到最好治療效果。 泌尿系統病人常拖到最後一刻才想找醫生,門診的問題也很類似。謝登富醫師有20年臨床經驗,2016年榮獲大台中醫師公會第3屆醫療貢獻獎後...

閱讀詳情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乳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全球第2大常見癌症,2018年新發病例超過200萬。在《全球醫藥新知》篇中「患乳癌的女性患心房顫動的風險較高嗎?」的報導,根據知名國際學術期刊《HeartRhythm》發表的1項新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乳癌患者罹患心房顫動(Atri...

閱讀詳情 »

近期北半球國家除美國疫情仍處高峰外,歐洲、中國大陸、香港等多數國家流感病毒活動已逐漸趨緩,惟仍處流行期。流行病毒型別除中國大陸南方及香港仍以H1N1為主外,其他國家多轉為H1N1與H3N2共同流行,日韓2國則以H3N2為主。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累計82,252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