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疲憊、頭痛… 青少年染疫最高13%甩不掉「新冠肺炎長期症狀」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校園正在全面開打BNT疫苗,由於12歲至未滿18歲的青少年接種BNT疫苗最怕發生心肺炎或心包膜炎的副作用,讓不少孩子在接種之前仍然有點怕怕的,但國內醫師強調,不需過度緊張,其實只需規律作息,避免接種在前、後幾日劇烈運動,把接種疫苗當成日常生活一部分即可,且接種疫苗有助兒童、青少年避免染疫後併發新冠肺炎長期症狀。

隨著BNT疫苗在校園大規模接種,不少家長既希望孩子能盡早接種疫苗,同時又擔憂BNT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醫師沈君毅指出,歐美及台灣皆已通過BNT疫苗於12歲以上青少年的緊急使用授權,基於臨床試驗證據,BNT疫苗是安全且有效的,青少年可以依據指引放心接種。且雖然青少年染疫後多為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但仍具有傳染力,接種疫苗不只是保護自己,也能保護身邊的人,尤其是同住的長者。

事實上,根據統計,兒童或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後,併發新冠肺炎長期症狀(Long COVID)的機率高達2到13%,其症狀包括疲憊、專注力下降、頭痛等極多樣化,及早接種疫苗,也可免於此併發症的產生。

沈君毅指出,真正不適合打疫苗的人,只有過去接種疫苗時曾出現無法呼吸、休克等嚴重過敏反應者;其他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都不是接種疫苗的禁忌症,甚至更需要接種疫苗,因為這些孩子不管是染疫,或是染疫後發展成重症的機率都較正常孩子高。

至於最令民眾憂慮的疫苗副作用,沈君毅表示,不論接種何種疫苗多少都存有副作用,而這些不舒服的情況也代表著保護力正在提升。接種BNT疫苗常見副作用包括:疲憊、噁心、頭痛、肌肉痠痛、注射處疼痛等,這些不適症狀多會隨時間逐漸緩解。

沈君毅強調,要注意的情況是,當服用退燒止痛藥後,症狀仍未改善,甚至伴隨胸悶、胸痛、呼吸喘、運動不適、暈眩等情形,則可能為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徵兆,須立刻就醫;然而,根據國外大規模臨床數據統計,心肌炎、心包膜炎多發生於接種BNT疫苗第二劑後的2到3周,男性發生的機率高於女生,但整體機率不及萬分之一,遠小於染疫後併發心肌炎的風險。

醫師亦提醒,完成疫苗接種並不等於百分之百的保護,仍需落實勤洗手、正確配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才能真正隔絕病毒危害。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苗難擋!台灣7-9月境外移入個案 「突破性感染」就占2成

健保又漲定?明年健保總額出爐首破8千億 安全準備「見底」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圖片轉自360doc 生活中一些習慣養成的行為,我們可能都已經習以為常,卻不知在這些習慣中,潛藏著很多的致癌因素。而這些危險行為,有些都是在衛生間完成。看看你中了幾個? 如廁後乾擦 衛生紙的發明,雖然給人類帶來了巨大方便,同時也帶來健康隱患。一些製造商為了追求潔白品質,往往添加了過量的螢光漂白劑。...

閱讀詳情 »

翻攝talkermama、kangzhi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的身體多少都存在一些「缺陷」,讓你看上去不太符合大眾審美。近日,英國和美國的媒體發表多項研究稱,身體的某些缺陷反而預示著身體健康。     痣多者更長壽 很多人認為,痣是身上難看的瑕疵。然而,英美等國...

閱讀詳情 »

如果你的腋窩顏色發黑,摸上去還有大小瘩疙,不要認為是胖的,再胖也胖不到那!那是淋巴堵了,"乳房的毒素沒有排出口必癌變! 所以腋下發黑或長東西,都要小心喔!! (圖片翻攝自 中國西藏網 ) 這個部位長肉竟是癌變的徵兆(華蓋/供圖) 全球每2分鐘發現一個乳腺癌,在乳腺癌患者中,每一分鐘死於乳腺...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自樂清報導 台東林姓婦人因就讀國中的女兒眼睛紅癢 到藥局買眼藥水給女兒使用 誰知道半年之後女兒視力越來越差,才知罹患嚴重青光眼,左眼視力只剩0.1 使用期間,女兒一度說視力模糊,她帶女兒到眼鏡行測視力有散光300度, 以為找到了問題點,當場就配了眼鏡以為事情解決了 誰知道上個月底女兒直呼頭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