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疼痛吞藥就對了?這類「單純止痛」藥物取得容易 日逾8顆卻要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頭痛、肌肉痠痛,或者是跌打損傷等,現代人面對疼痛來襲,最常見的狀況就是自行到藥局買上幾顆止痛藥吃,但吃止痛藥其實有些禁忌要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林威廷提醒,像單純止痛的普拿疼,不具有消炎效果,雖然市面上相當容易取得,但需注意一天不能超過8顆(4000毫克),否則會有肝毒性發生。

止痛藥的種類有幾種?藥師指出,止痛藥有分為單純止痛、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以及嗎啡類止痛藥。

除了單純止痛的藥量要注意。林威廷表示,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大多都是處方藥,均需要醫師的處方才能獲得,所以通常不會有濫用的問題,不過,仍需要注意此類藥品較容易有藥物過敏情形,如果有發生過敏的狀況需記得是哪一顆藥品,告知醫師才不會再次開立相同的藥品。至於嗎啡類止痛藥,臨床通常用於癌症相關的病人,一般來說沒有管道可以隨意取得。

林威廷提醒,疼痛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如果只認為是痛而已,濫用止痛藥的話,很可能會錯過疾病的黃金治療時間,導致病程拖延,所以如果有疼痛情況,還是需要就醫,請醫師診斷之後,再開立合適的止痛藥。

林威廷指出,部分族群更要留意使用止痛藥,大部分是年長者或年幼者需要注意,孕婦在使用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時也需要注意,在懷孕20周以後使用可能會對胎兒的腎臟有所影響,甚至導致胎兒死亡。另外,有些消炎止痛藥內含有磺胺類成分,如果對磺胺類成分過敏,或患有蠶豆症的患者不能夠使用。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太魯閣號募11.1億怎用家屬有份決定了! 衛福部點頭給8名代表名額

台灣罹「這癌」9成以上全是男性! 生活中6大病從口入壞習慣害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22歲的正妹去醫院婦科做了一個檢查,醫生說她得了性病(古稱花柳病)。阿麗得知結果後又羞又惱:「我平時潔身自好,這病到底是從哪裡傳染過來的?」   (圖片翻攝自:http://0.share.photo.xuite.net/apingchung/10de37c/13279880/679110...

閱讀詳情 »

戶外空氣霧霾嚴重,但驚人的是,室內空氣惡化程度更甚室外。根據美國環保署研究顯示,室內空氣汙染比室外要高2-5倍,有時甚至高達100倍,依據大家的作息習慣,平均一天有80%以上的時間都處於室內,面對室內汙染的隱形殺手,您該如何防範。4月9日(六)播出的TVBS《健康2.0》節目中,將邀請到彰化基督教醫...

閱讀詳情 »

翻攝無極吧 古時候就有:“蘿蔔上市,郎中下市;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安康”等說法,意思就是說,蘿蔔上市了,就不需要醫生了。雖然這有點誇張,但蘿蔔的確是個很好的東西。蘿蔔又名菜菔、羅服。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蘿蔔的記載。它即可用於製作菜餚,炒、煮、涼拌俱佳;又可當作水果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