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治療後不適 中醫輔助緩解症狀

癌症治療後不適 中醫輔助緩解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近十多年來一直高居我國十大死因之首,甚至高出第二位的心臟疾病近一倍之多,一般治療為手術、化療、放射治療、標靶甚至免疫治療,但病人也希望透過中醫的體質調理與調節免疫力,盡量提高生活品質、增加存活率與存活時間,同時透過完整的西醫追蹤檢查,讓醫師群與病人都更能掌握住病情,做出最好的治療計畫。

中醫輔助治療 減緩癌症治療不適

65歲梁太太,106年診斷乳癌第二期,初期治療出現暈眩不適感,並在治療過程中服用止吐藥後出現不適,108年3月初次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就醫。梁太太表示,活動時易有呼吸不暢感,其他症狀如口乾、末梢麻木感、失眠及胃腸不適感,經李醫師診斷為氣虛、中氣下陷,開立補氣行氣中藥方劑後一週回診,活動時易有呼吸不暢感減輕,並且搭配針灸治療手術部位周圍減緩不適感。

經絡所屬+中醫辨證 降低死亡率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李俞生表示,乳癌初期有如中醫古書外科正宗所提到的「乳核」,可觸及硬塊約兩公分以下,病程後續發展到潰瘍出血發臭疼痛,類似「乳岩」;中醫理論認為乳房為胃經所管,乳頭為肝經所屬,透過經絡所屬以及中醫辨證,早期治療配合中醫調養可降低死亡率。

中藥+針灸 改善癌因性疲憊

李俞生醫師建議,治療過程中常見的症狀如血球低下及癌因性疲憊,在中藥有補氣的黃耆、黨參、西洋參等,補陰的麥門冬、女貞子、旱蓮草等,會根據病人的情況給予適合中藥服用;另外,也常見的另一困擾症狀:手足麻木,也能透過施針燻艾來改善末梢循環以達到緩解症狀。

【延伸閱讀】

痔瘡最愛這些人 你上榜了嗎?

她脖子隆起卻不就醫? 高榮「一站式服務」增便利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7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李蔚萱/台中報導】1名從事餐飲業的57歲婦人,長期深受腰痛毛病所困擾,礙於工作忙碌一直隱忍疼痛遲遲未就醫,只靠痠痛貼布及消炎止痛藥緩解症狀。某日症狀加劇嚴重到連50公尺的距離都無法行走,站立5至10分鐘就得坐下,求診神經外科診斷婦人是脊椎滑脫、脊椎狹窄,經微創腹側腰椎融合手術後,已可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早上起床關節僵硬,無法握拳,腫脹疼痛,別以為只是身體老化出問題,很有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63歲的吳女士全身多處關節疼痛腫脹,日常活動舉步艱難,期間曾到骨科、復健科、家醫科及內科求診,都未能得到改善,一度病情惡化得倚賴輪椅行動,讓她身心俱疲。經友人介紹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心臟疾病雖然可怕,但只要定期檢查,屏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就能夠將風險降至最低。據衛福部108年度的統計,心臟疾病共奪走了19,859名台灣人的性命,占台灣108年死亡人數的11.3%,在十大死因中位居第二名,但比起107年心臟疾病的死亡人數已有明顯下降。這除了可以歸功於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健康肺氣喘卓越計劃 基層診所半數病患受惠台灣氣喘患者超過200萬人,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與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在健保署指導下,於2020年5月起推動「健康肺氣喘卓越計劃」,全台400家氣喘認證照護機構共同響應,涵括基層診所半數氣喘病患。小兒科家醫科診所院長許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