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萊姆病個案 美國入境一度懷疑新冠

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萊姆病個案 美國入境一度懷疑新冠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宣布,確診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萊姆病病例,個案是30多歲美國籍男性,與家人一同自美國來台探親,11月27日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12月1日出現關節痛、倦怠及全身痠痛等症狀,12月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就醫時主動告知曾在美國家中遭蜱蟲叮咬,故由院方通報新冠肺炎與萊姆病,其中新冠肺炎檢驗結果為陰性,萊姆病則檢出陽性。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萊姆病是1種人畜共通傳染病,藉由被感染蜱蟲(俗稱壁蝨)叮咬而傳播,不會人傳人,多發生於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鼠類、狗、貓、牛等,萊姆病潛伏期為3至30天,平均約7天。


林詠青提醒,7至8成感染者會出現遊走性紅斑,感染初期會有頭痛、發燒、寒顫、噁心、嘔吐、肌肉疼痛及淋巴腺腫脹等類似感冒的症狀,若無妥善治療,後期可能會出現心臟或神經系統異常。


疾管署統計,台灣自2007年將萊姆病列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至今,累計17例確定病例都是境外移入,感染國家分別為美國11例、瑞典2例,英國、德國及丹麥各1例,另1例旅遊地包括德國、比利時、捷克、匈牙利。


林詠青補充,萊姆病主要分布於全球溫帶區域,如美國(尤其是東北部)、歐洲、前蘇聯、英國、加拿大、南美洲,以及鄰近的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國家。


林詠青也說,民眾至野外或流行地區應加強防護措施,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將褲管紮入襪內,並於皮膚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蟲藥劑;返家前應檢查是否遭蜱蟲叮咬或附著,並儘快沐浴及換洗衣物。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這「鉻」不能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放暑假 超過半數青少年覺得孤單青少年最期待暑假生活,家中孩子是否作息大亂,整日掛在網上?小心,這樣的孩子易陷入孤獨與憂鬱中!根據一篇2016年7月發表於英國《獨立報》,由OnePoll機構以2,000名13~17歲青少年進行的調查指出,超過一半的青少年在暑假期間覺得孤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骨質疏鬆症已然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除了銀髮族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好發的高危險群外,急性的外力傷害,如碰撞、摔倒或高處跌落也都有可能讓強健的骨骼受到強大外力損害而衍生神經痛,輕者呈現背部異常疼痛的症狀引發駝背,嚴重恐導致下半身癱瘓。第一時間未治療容易演變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嘉義縣的六腳鄉、義竹鄉,曾有「C肝村」之稱;由肝基會推動衛生局、醫院的三角合作模式,從C肝篩檢、轉介到治療,接受干擾素治療率高達30%,高於全球一倍之多。走遍164個鄉鎮 免費肝炎篩檢肝基會20多年來,走遍全台164個鄉鎮,進行大規模免費肝炎篩檢。肝基會執行長楊培銘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太太和小孩因為車禍受傷,被送到某家醫院急診,檢傷護理師先安排小孩接受治療,許太太的先生趕到急診時,因為不滿護理師只讓許太太坐在輪椅上且未馬上處理傷口,開始大聲叫囂,口出惡言辱罵護理師,並怒摔電腦螢幕。現場護理師立刻啟動院內求救通報,駐衛警察到場後發現局面可能有擴大趨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