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病主法上路一年逾1.1萬人註記 11類罕病即起也適用善終權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讓病重難癒病人能享有善終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今(6)日滿一年,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目前已有1萬1317人完成簽訂註記,而衛福部也宣布即日起將包括囊狀纖維化症、亨丁頓氏舞蹈症等11類罕見疾病納入病主法,可依其意願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預計適用病人數有3萬2010人。

病主法第14條明定末期病人、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等4類病人,以及「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之情形」者適用事先簽署預定醫療決定,依其意願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這11類罕病即是適用其中「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之情形」納入,即日起生效。

這11類罕病包括:多發性系統萎縮症、囊狀纖維化症、亨丁頓氏舞蹈症、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裘馨氏肌肉失養症、肢帶型肌失養症、Nemaline線狀肌肉病變、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及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

石崇良說,衛福部未來每年3月也會定期接受各界提案,再由病友團體、專科醫學會、醫學倫理及法律等相關專家討論後,適時檢討是否納入適用的新疾病類別。

石崇良強調,本次公告的疾病狀況或情形,多屬罕見疾病,主要是考量到其病程發展有別於法律明定的末期病人等4類情形,因此,允許這些痛苦難耐又無適當醫療方式的罕病病人,可在還沒到達末期階段,只要符合各別的臨床條件即可適用病主法,他舉例,像囊狀纖維化症只要符合藥物治療無效、並逐漸惡化者,即可啟動程序。

衛福部表示,為減輕民眾負擔、鼓勵簽署預立醫療決定,衛福部亦已推動特定對象諮商費用補助方案,讓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疾病或情形的個案,免費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武漢肺炎疫情詭異「重症多變少」 疾管署這樣解讀中國官方數字

好消息!黑鷹墜毀2傷勢較重軍官 上午出加護病房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每年冬天是台灣柑橘的季節,《健康》雜誌專欄作家暨註冊營養師Cynthia Sass表示,柑橘除了富含維生素C,還提供了許多其他保護性營養素。這裡有吃柑橘的七大好處,包括橙皮的部分。 橘子富含水分 人體大約60-70%是由水製成的,且每個身體過程都需要水。19歲以上的女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小朋友的家長得多當心了!根據疾管署監測顯示,近期國內0至6歲幼兒急性腹瀉與類流感就診人次;由於國內目前已進入腸胃炎與類流感好發季節,疾管署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個人手部與呼吸道衛生,並留意自身及家中嬰幼兒健康情形,以降低風險。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10月18日至...

閱讀詳情 »

人體的肌肉,除了具有支撐身體的功能以外,也是人體最大的產熱、新陳代謝,以及內分泌器官。不僅如此,肌肉的衰老程度,也和身體的老化息息相關,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紀雅惠博士研究發現,肌肉功能的衰老程度,與壽命的長短,有明顯的關聯性。追求健康,現代人每天快走、慢跑、重訓、有氧,運動能消耗熱量,促進新陳代謝...

閱讀詳情 »

寶寶耳朵上的小洞是什麼? 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這是耳前瘻管,屬於耳朵構造異常的一種,但絕大多數不會影響正常聽力,即便長大後小洞也不會消失;若耳前瘻管出現分泌物時,只要擦拭乾淨即可,不可擠壓以免加重發炎症狀。  剛出生的寶寶,耳朵上居然出現了一個小洞,這是怎麼了?嚴重嗎?需要接受治療嗎?吳書毅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