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瘧疾境外移入確診一例 民眾赴流行區應慎防

瘧疾境外移入確診一例 民眾赴流行區應慎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境外移入瘧疾確定病例,一名40多歲外籍船員上6月25日自印度前往泰國曼谷,並於泰國當地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26日入境我國後,當日即登船出航,因症狀持續,個案於7月1日再度入境我國後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認為間日瘧原蟲感染。

瘧疾來自蚊蟲叮咬 早期症狀同流感

疾管署表示,與個案同船之接觸者37人目前均無疑似症狀;個案經使用瘧疾治療用藥後症狀已改善,住院觀察中,將持續追蹤至檢體檢驗結果陰性為止,地方政府衛生局也將於個案出院後一年內在臺灣期間,每月持續追蹤血液抹片。

瘧疾感染後,症狀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早期症狀與流感類似,主要為發燒,也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症狀,如未接受適當的治療,發病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

瘧疾多來自熱帶國家  此病例感染國家為印度

臺灣為瘧疾根除地區,今年截至目前國內共計1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為印度,低於近5年同期;近5年個案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熱帶瘧為多,其次為間日瘧。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印度全境海拔低於2000公尺地區均有瘧疾感染風險,包含孟買和德里市區。感染熱帶瘧的風險較高,當地瘧原蟲對於氯奎寧(chloroquine)有抗藥性。

民眾前往瘧疾地區 做好防蚊措施

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經商、旅遊,請至少於出國前一個月,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囑服用瘧疾預防藥物;旅遊期間請做好防蚊措施,外出時盡量著淺色長袖長褲,並塗抹政府機關核可之防蚊藥劑;入境時或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時應儘速告知檢疫人員及就醫,並提供醫師旅遊史及曾服用的瘧疾預防藥物,做為診斷與治療參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7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一般人得到肝癌之後,就覺得自己沒希望了;然而,新一代射頻燒灼術(RFA)的出現,拯救了不少患有初期肝癌的人。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吳俊穎表示,透過RFA,不僅可把腫瘤燒掉,術後的感染也比手術低。以往發生肝癌,僅能透過手術切除,更嚴重的肝癌患者,也只能等待肝臟移植;...

閱讀詳情 »

癌症、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都不能阻止你繼續吸菸嗎?來換一招:吸菸可能讓你血液中的Y染色體消失。雖然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說少了Y染色體會生什麼病,但是,對男性來說,會不會覺得怪怪的?這項刊登在「科學」雜誌的研究,是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分子腫瘤學家Jan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位31歲健康男性,出現左耳突發性聽力不良,且有不平衡感;進一步就醫,被診斷為罹患聽神經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李國熙表示聽神經瘤(acoustic neuroma)是聽神經的鞘細胞所產生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發生在單側為主;若是年輕患者,容易發生在雙側,...

閱讀詳情 »

她為什麼能治好癌症 陳九妹,57歲,家住紐約布朗克斯。2009年,她檢查出乳腺癌,經過三次手術,放療,化療都不行。醫生搖著頭,無可奈何地說:“是晚期了,已經擴散到了全身,到處有腫塊,無法放療了。化療也做了幾個療程,頭髮都掉光了,也沒有好轉,最多還能活一個月了。回家吧,想吃啥就吃啥,把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