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際關係出現焦慮 如何辨識自身界限不被侵犯?

人際關係出現焦慮 如何辨識自身界限不被侵犯?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如何辨識界限被侵犯」。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界限清楚的人,會在被侵犯的當下有「謝謝再聯絡」或者「朕知道了」的反應,也就是會清楚這是對方的意見跟想法,你並不一定要採納或遵循。

自身的界限被侵犯 會出現焦慮反應

界限糾結時,更多時候你覺得當別人這麼說,是「為你好」、是在乎跟關心你的表現,你不應該違抗。那我們究竟怎麼看懂那已經侵犯我們的界限呢?

簡單來說,你會出現「焦慮」更白話是煩躁的行為反應,你會侷促不安,甚至腦海裡有各種想像和擔心,你會開始不停想:他怎麼會這樣說、這樣可以嗎、可是會不會…..、如果這樣的話…..舉例很輕微的例子來說,朋友看到你今天一身素T短褲打扮,就對你說:「你怎麼不好好照個鏡子,你這樣打扮怎麼交得到男朋友!」接著你開始自我懷疑,又有點憤怒地認為這有什麼嗎?找男友就一定要看穿著嗎?可是他現在有交往對象,是不是他講得話比較對?我會不會太固執又不聽勸,如果這樣孤老終身怎麼辦…..你在腦海中出現各種因為他一句而出現各種情境,甚至是災難式情境。也因為這句話你對自己、對未來、甚至對關係都有很多焦慮,然後有點無助地想著是不是真的該聽朋友的勸。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這句話之所以輕微,因為它不及「你怎麼辭掉這麼好的工作,你是瘋了不成」或者「你怎麼嫁這種老公,你下半輩子根本毀了」這種不停在人生重要階段出現各種左右你心智,並要你依照他的忠言去聽話或執行的話。然而在這些話語後你所形成的焦慮,除了被越界、自由被壓縮的焦慮外,還有若不討好他人就會有麻煩的恐懼,同時加上你不一定可以為自己所有的行為負全責的擔憂,致使這些人這些話在你生命的各種重要時段,會不時出來對你補刀,因為你有時依舊依賴這些話給你方向,或給你被愛被關心的感受,有時也害怕自己不聽話會後悔無法承擔責任。

認清自己 那條與人的線就越來越清楚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當你被越界,其實你的內心都知道,你出現的焦慮在於:你知道你的想法或行為,跟別人預想的並不一樣,但你並不一定想遵循其他人的思緒走,你想照你自己的,但你不夠有把握或肯定自己的現況,或者你很怕讓對方不開心,因而無法把持住人際間的界線,而你的心會透過「焦慮」的反應來讓你知道。其實你渴望的,就是被他人好好尊重與認可,也就是不論你做什麼他們都無所謂的跟你來往,你也就不用感到不安。

所以親愛的,辨識越界後,我們有很多自身的功課要負起責任,包括相信自己,勇於選擇和負責,尊重自己更尊重他人,當你認清自己,那條與人的線自然就越來越清楚了。(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6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日健康新聞指出,根據土耳其最新的研究顯示,在接受手術時,吸菸者或暴露於二手菸環境的人,所需要的麻醉劑量和止痛藥量都較不吸菸者更多。本研究將於柏林歐洲麻醉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Anaesthesiology)會議上發表,目前此研究僅被認為是初步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多歲的陳小姐,日前摸到左側乳房有硬塊後,便到醫院就醫,被確診罹患左側乳癌。收治病例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中心副主任賴鴻文表示,患者希望切除乳癌病灶,同時保留左側乳房,其困難度並不低,最後仰賴於日本所學的「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及「腹腔鏡大網膜摘取併乳房重建手術」,不僅手...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楊可涵臉書) 27歲藝人楊可涵傳出憂鬱症復發自殺, 而報案的同居男友竟是目前正服替代役的新生代演員張庭瑚, 意外讓戀情曝光,經紀公司9日則發出聲明,表明: 「可涵是個長期受到憂鬱症困擾的孩子,雖然有多次想靠自己的力量走出陰霾,但這次她還是做了最不好的示範,讓大家為她擔心了。」 希望外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早餐店老闆娘,近期時常忘東忘西,客人剛點過的早餐馬上就忘記,還常常重複點餐,讓客人感到困感。此外,收攤後老闆娘也開始疑神疑鬼,老覺得有人要偷她東西、陷害她,脾氣變得相當易怒;最後經醫生診斷,判斷她已經有失智症的徵兆。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指出,要預防老年失智症,平時可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