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立春養肝亦需養脾胃|《24節氣自癒養生法》

立春養肝亦需養脾胃

在立春時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就是關於脾胃的保養。春天在五行上屬木,對應著的是肝,按五行的生克來講,肝木克脾土,肝氣升發得越旺,人的脾胃功能就越下降,所以初春正是人的脾胃功能比較弱的時候。經常有很多女生在這個時節會表現出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現象,尤其是很多女生本身就脾虛。

 

擀麵杖的神奇功效     

到了立春,正是脾胃功能受到克制、趨於下降的時候,也正是最需要提升脾胃功能的時候,而所有的飲食都需要脾胃功能來運化,因此一定要把脾胃功能提升上來。

那怎樣去提升我們的脾胃功能呢?前面講過,一種顏色入一種臟腑,所以在這段時間脾胃不和,尤其手掌心存在一些狀況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要多吃一種顏色——黃色的食物。

黃色的食物有山藥、紅薯、小米、玉米、南瓜等,在這段時間要多吃。而且,粥為養脾胃第一物,所以立春、開春的時候,要儘量多喝一點粥,早晚都喝一點粥可以非常好地保養脾胃。

除此以外,還可以借助一個小工具來提升脾胃功能。什麼小工具呢?擀麵杖。利用擀麵杖不僅可以很好地調節腸胃消化功能,減肥還非常有效。在反覆踩的時候,胃口特別好,或者排泄有改善,人也很快地會瘦下來,我有一位朋友就在兩個月減掉16斤。

方法其實很簡單,睡覺之前把擀麵杖放在地板上或地面上,先用左腳踩住擀麵杖,足底的中段壓著擀麵杖,稍微用一點力量,來回地搓動它。然後,再換右腳。

如果去看足底的穴位反射圖,你會發現足底的中段就是人體的腸胃消化反射區。用搓動擀麵杖來刺激足底的中段,連續10分鐘,可以調節腸胃功能。只要每天堅持做下來,每隻腳擀10分鐘,那麼花20分鐘的時間,至少相當於做一次足療的效果,可以保養腸胃、調節體形甚至減肥。

 ---本文摘自《24節氣自癒養生法:跟著節氣這樣吃、這樣做,癌、病不上身!》前言,出色文化

立春養肝亦需養脾胃|《24節氣自癒養生法》

 

★獨創「節氣養生三合一養生法」,造福百萬人!

出身中醫世家、師承國醫張鐵敏的迷羅,多年獨創「節氣養生法」,結合食療、自然瑜伽、經絡拍打,以順應24節氣、飲食養內,瑜伽調外,再以經絡溝通內外,告訴大家如何「上承天氣、下接地氣」的養生祕方。

★24節氣是強身、壯體、轉運的關鍵!

春天養肝、多吃綠色食物,夏天要健脾,首重「祛濕」、消除煩熱…,養生養在對的地方、對的時間,通經絡、養氣血、補元氣,效果加倍!

★食療x瑜伽x疏通經絡,三管齊下

中醫世家的祖傳食療祕方x隨時隨地都能練的瑜伽改良功法x24節氣種經絡疏通大法,讓你的身體「元和、脈順、筋柔、骨正」,一輩子不生病! 

  天人相應的養生精髓,12年不生病!

  人體的健康與大自然習習相關,

  節氣更是強身、壯體、轉運的關鍵,

  養生養在對的地方、對的時間,

  通經絡、養氣血、補元氣,效果加倍!

  人的一生就是元氣生、壯、弱、散的過程,所以,學會了元氣的保養之道,也就掌握了養生的精髓。那如何養元呢?就是要天人相應,跟上氣候變化的規律,24節氣調整陰陽平衡最好的時機。 

  春:中醫說有六種氣候會使人生病:風、寒、暑、濕、燥、火。其中,風邪排在首位,「風為百病之長」,所有的寒氣、熱氣或者燥氣都會依附風邪侵入身體,所以春天養生最重要是要做到「防風」,建議敲打膽經,升發陽氣,增強體質。 

  夏:夏天容易有心慌、胸悶的症狀,這時就要養心、通心經。接下來還要防暑熱,如果飲食不注意,生活沒規律,易導致虛火、虛熱,呈現失眠、浮躁的情況,此時可自製解暑消脂茶飲,可清熱解暑。 

  秋:初秋要袪濕養脾,深秋要去燥養肺,把養生重點放在調理呼吸系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經常揉肺經,多服用陳皮雪梨湯來潤肺開胃,有理氣化痰的功效。 

  冬:到了冬天,身體的氣血循環都會比較弱,此時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動補,找時間多運動。另外,五臟中腎臟是最怕冷的,所以冬季的養生重點在養腎,養腎的關鍵在腰上,可多按命門穴來激活腎氣。

 

本文出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據統計愛美民眾最重視毛孔斑點與臉部五官精緻度,但隨著年齡增長,臉上的法令紋、木偶紋等紋路卻會越來越深,甚至蘋果肌下滑、皮膚鬆垮下垂等老化現象愈顯疲憊。資深醫美醫師王善民表示,臉部老化的原因有很多,包含膠原蛋白流失、骨骼或下巴萎縮、臉部脂肪位移等初老症狀,以往透過非侵入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李先生是32歲的上班族,需要久坐辦公,長久下來,常覺得下背酸痛。他的辦公桌面稍高,右手需撐在桌面上才能操控滑鼠,導致右肩到右肩胛骨處總有說不上來不適感,就算躺在床上全身放鬆,右肩附近也總會不自覺繃緊,看了復健科,熱敷、電療也不見改善,讓他深受困擾。台物理治療師不能直接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師奉獻一生於醫療 相信人性本善竟受騙現年83歲台北中山醫院董事長暨婦產科名醫陳福民醫師,多年行醫歷經許多風雨,無論是婦產科醫師荒、面對醫療抗議、工作時數過長等,他都會本著醫者父母心的願心,全心守護著日漸式微的婦產科。然而因專注投身醫療、辛勞工作,更相信人性本善,導致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前年一名四個月大的女嬰頸部長了顆腫瘤,因生長迅速導致外觀隆起、壓迫食道與氣管而無法順利進食與呼吸,差點沒了性命。經核磁共振確診為頸畸胎瘤,為保護女嬰細嫩的皮膚,童綜合醫院達文西中心暨耳鼻喉部主任蔡青劭建議,以微創手術切除腫瘤,術後傷口小、復原狀況佳,女嬰隔天就能拔管進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