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癌友及家屬(照顧者)因擔心疫情而減少出門採買,或選擇可長期存放的加工食品,可能導致飲食不均衡的問題。為此,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供癌友飲食保健6招「衛生安全排第一、新鮮天然ㄟ尚好、維持體重不下降、吃得夠且均衡多樣化、多吃優質蛋白質、適當補充營養素」,呼籲癌友及家屬(照顧者)應挑選優質的食材,正確的烹調,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有助於癌友降低治療的副作用,提升免疫力、改善生活品質,才能增加治療效果與存活率。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20秒,病毒才能真正被「洗掉」。(圖/NOW健康製作)

第1招:衛生安全排第一

烹煮食材前應清洗乾淨,並採公筷母匙。用餐及喝水前、擤鼻涕及如廁後,落實正確洗手,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20秒,病毒才能真正被「洗掉」。如果一時不方便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有機會就趕快以肥皂徹底洗手,才能有效防疫。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建議用當季、新鮮現做的食材最優,以符合自己口味的方式烹調,適量煮食以當餐吃完最好。(圖/NOW健康製作)

第2招:新鮮天然ㄟ尚好 上網買也很方便

癌症治療期間(如手術、化療、放療)及治療後病人可能會噁心嘔吐、暈眩昏睡、味覺改變等,需攝取足夠且均衡的營養,建議用當季、新鮮現做的食材最優,以符合自己口味的方式烹調,適量煮食以當餐吃完最好,吃出食物的營養與美味。建議癌友可透過農委會「無毒農平台」網路,購買最優質新鮮的國產農產品,有超過6000項具有溯源、產銷履歷、有機或CAS認證的國產優質農產品可供癌友選購。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癌友BMI若能維持18.5至24.0之間就更好了。(圖/NOW健康製作)

第3招:維持體重不下降

治療期間的癌友,要注意維持體重不下降,若能維持BMI在18.5至24.0之間(編按: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就更好了。建議每天固定時間量體重,注意體重變化,若有下降趨勢,尤其1周內下降了2%或1個月內下降5%,請必須儘速聯絡醫院的個管師或營養師,安排回診就醫。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如果因治療的副作用導致進食量過少,建議可詢問醫師或營養師,提供藥物或營養諮詢,幫助維持足量的攝取。(圖/NOW健康製作)

第4招:吃得夠且均衡多樣化

每天應攝取6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等,國民健康署提供「我的餐盤」圖像,依各類別之比例,均衡多樣化攝取食物,讓癌友容易落實每餐吃得夠,營養跟著來。若1餐吃不了那麼多,也可以少量多餐,正餐中間增加1餐點心,達到1天的總攝取量為原則。如果因治療的副作用導致進食量過少,建議可詢問醫師或營養師,提供藥物或營養諮詢,幫助維持足量的攝取。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癌症治療期間(如手術、化療、放療)及剛治療後的病人,建議可適度增加蛋白質攝取。(圖/NOW健康製作)

第5招:多吃優質蛋白質

癌症治療期間(如手術、化療、放療)及剛治療後的病人,建議可適度增加蛋白質攝取,如黃豆、毛豆及其製品、魚及海鮮類、各式蛋及肉類、乳品類及堅果類等都提供了豐富蛋白質及許多維生素、礦物質,幫助身體組織修護,提升免疫力。但要注意盡量避免加工類食物,且肉類多選用家禽及瘦肉,減少飲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取量。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各類健康食品的使用均應與臨床專科醫師及營養師討論後,有確實的科學證據才補充,否則影響健康又傷財,得不償失。(圖/NOW健康製作)

第6招:適當補充營養素

癌症治療期間可考慮適當補充維生素C、益生菌、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等營養補充品。維生素C有助於抵抗感染、傷口癒合;益生菌有助於促進消化和保持胃腸道健康,亦可預防因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所引起的腹瀉;頭頸癌等癌友若因放療或化放療引起嚴重的口腔黏膜炎,疼痛難耐致無法進食,則可在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後補充左旋麩醯胺酸,需注意的是,一旦症狀改善即應停止服用。上述及各類健康食品的使用均應與臨床專科醫師及營養師討論後,有確實的科學證據才補充,否則影響健康又傷財,得不償失。

王英偉署長提醒,疫情期間,癌友毋須恐慌,維持冷靜安穩的情緒,遵循6招癌友飲食保健,就能成功打造自我營養力對抗病魔。
 

更多NOW健康報導
敦睦艦隊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活動足跡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今天凌晨因心肌梗塞突然在自家過世,健康管理醫院院長,曾任台北榮總周邊神經科主任蔡清標醫師表示,心血管導致的心臟疾病若阻塞,會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然而,血壓升高、暈眩等早期症狀因輕微容易被忽略,而成為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心肌梗塞是奪命殺手 據衛生福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南1名60多歲女性,因跌倒導致左肩肱骨頸粉碎性骨折,婦人肩部紅腫疼痛無法活動,經骨科醫師評估認為婦人不適合手術,病患亦無意願開刀,但經過中醫治療半年,骨折不但完全癒合,也可正常活動。究竟關鍵在哪,竟可不需手術就可使原本粉碎性骨折的肩部復原? 收治病例的部立臺南醫院中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愈老,性慾愈低,可望有解!國內研究團隊在果蠅大腦中,找到回復性慾的關鍵神經,只要投以巴胺量就能增加性慾,這是全球首次解開調控雄性動物性活動之謎,成果已刊登於《自然通訊科學期刊》。 找到老年回春關鍵神經 暨南國際大學應用化學系副教授傅在峰帶領研究團隊花費5年時間,將雄果...

閱讀詳情 »

過去在臨床上,我有個長輩,他的媽媽九十四歲了,我去他家拜訪他的時候,坐在客廳裏面,全家傷風感冒,就獨老太太身體很好,在那看電視,沒有感冒,身體很好,瘦瘦乾乾的。 圖片來源 就問他保養方法,他說:“我媽媽一生不運動,公園都沒有去”。我就想這更厲害了。怎麽可能沒有運動,還那麽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