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患者治療關鍵:首重營養

癌症患者治療關鍵:首重營養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每5位癌症患者就有1名惡病質,導致體重過度下降;國內最新調查發現,高達8成癌症患者因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導致飲食困難,近6成有體重下降的問題。營養師提醒,當體重1個月內下降5%,應適當補充足夠熱量、蛋白質及足量魚油EPA(每天2公克),可幫助維持體重、體力及生活品質,才好順利完成治療。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高尚志教授指出,各類型的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體重下降;根據研究顯示,胰臟癌、胃癌及肺癌患者發生體重下降比例最高,6個月內減少約83至87%。
為什麼罹癌會體重下降?高尚志教授表示,腫瘤會導致癌症惡病質,造成體重下降,而治療引起的不適,如體重下降、疲累、噁心嘔吐、味覺改變、口乾舌燥、食慾降低等,會使治療結果不佳,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日常活動能力,尤其是所發生的不適感愈多、營養不良比例愈高,更影響體力以面對治療。高尚志教授強調,高達50%的癌症病患因為營養不良而體重下降,進而對化療藥物不耐受比例偏高。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根據臨床統計,5成癌症患者有營養不良問題,不同類型癌症患者,約有32%至88%營養不良。當體重1個月內下降5%,就會影響癌症患者面對治療的體力,例如60公斤的患者,體重降至57公斤,就必須積極正確營養介入治療。
「癌症患者是營養不良的高風險族群!」蘇秀悅強調,癌症患者的營養狀態需密切評估,在門診或住院都應進行營養篩檢,當接受癌症治療過程中,預計7天以上無法進食、10天以上無法達到60%的熱量需求或者體重下降超過5%或BMI小於18.5的患者,應盡早積極正確營養介入。
蘇秀悅主任建議,癌症患者服用癌症營養補充品,包括足夠熱量、蛋白質及足量魚油EPA可維持體重,而臨床研究證實每天2公克的魚油EPA,對因惡病質而導致營養不良的患者是重要的,若由一般市售魚油膠囊約需要8-12顆才達此量,而專為癌症患者設計的營養補充品所提供的量較充足。整體來說癌症患者需建立適當的營養照護計畫,透過正確營養介入: 適時補充癌症營養品達到且正確的量,可幫助減少化療中斷比例以有好的體力、好心情及信心完成治療,最終目標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擁有健康的人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38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綜合報導)Google、Apple及Facebook等科技公司,近年來,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分析民眾在網路上搜尋的行為,像是喜歡去哪裡旅遊、最喜歡的食物,以及誰可能是潛在的好友;若應用在醫療方面,則可找出罹患特定疾病的高危險族群,以及是否需要接受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全世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公布國人罹癌年齡層分析結果,發現未成年多以血癌、腦癌為多,而正值社會新鮮人的青壯年,卻是以甲狀腺癌和乳癌為多,尤其是20至30歲的社會新鮮人,罹患癌症的第一大類別正是甲狀腺癌,已成為民眾健康一大隱憂。外科手術切除後 服用放射性碘破壞殘存少量癌細胞亞洲大學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流感疫情雖仍處高峰期但逐漸趨緩,預期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亦將隨之下降,但近期氣溫變化大且剛開學,人際交流頻繁易造成病毒傳播,民眾仍應做好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才能避免病毒傳播的風險。類流感門急診較前週下降8%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上週(2月25日至3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偏頭痛不只是頭痛 而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症狀常常不只是頭痛而已,有些會伴隨 畏光、 怕吵、 噁心、 嘔吐,甚至有些人會出現短暫視覺異常或言語不能。而情緒失調、 慢性疲勞、 睡眠障礙的問題更是常見的共病,嚴重時會導致失能,但周圍的人卻無法能夠理解你的不舒服。有百分之二的人甚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