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治療前透過基因篩檢 精準選擇用藥提升存活機率

癌症治療前透過基因篩檢 精準選擇用藥提升存活機率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一旦確診罹癌後,即進入抗癌階段,為求精準用藥,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自費接受基因篩檢,才能研判是否符合「標靶藥物治療」及「免疫細胞療法」,但癌友需自費的金額從4至15萬元不等,財力受限的情況下,個人化精準醫療服務並非適用於每個患者。

 

恩主公醫院癌症中心顧問醫師陳重華指出,傳統抗癌以化學治療為主,十幾年前標靶藥物治療問世,近幾年免疫細胞療法更成為最新研究趨勢,但在用藥前,都需透過基因檢測解碼,找出致癌的驅動因子,打造個人化癌症醫療。除了藉此找到適合的藥物外,也能了解腫瘤預後狀況及治療是否有效,提供病人更多的治療選擇。基因檢測項目越多,能得知的訊息也就越詳細,在藥物的使用上會更多元,但費用也相對較高昂。

 

陳重華指出,如果是單一癌症的基因篩檢,例如,肺癌、乳癌,費用約在4萬左右,但如果將全部約400多種致癌症基因都掃過1次,費用則需15萬元。由於基因檢測並不便宜,通常會先了解癌友的經濟能力,例如是否為中低收入戶、租房族,若經濟能力較差,就會先使用健保給付的藥物,盡量少談及必須自費的標靶或是免疫療法,以免造成癌友及其家人困擾。

 

在治療上,健保署修訂的藥品給付規定,目前共有8種癌別可依據期別等不同條件納入健保給付標靶藥物治療方案,癌友如符合給付條件,務必申請用藥,減輕負擔。

 

至於免疫細胞療法,費用則更高,陳重華解釋,這是近年新興的醫療技術,取出病人的免疫細胞,加以培養、誘導、活化及擴增數量後,再回輸至病人體內去對抗癌細胞,延長存活期。

 

更多NOW健康報導
【圖解】免疫力如何保衛身體? 10張圖卡讓你1次搞懂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就❤NOW健康
掌握健康訊息零時差,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專屬影音頻道,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桃園報導】新冠肺炎雖然疫情似乎趨緩,但要真正擺脫疫情魔爪,仍需要疫苗與專門藥物。目前除美國開發的瑞德西韋外,台灣長庚醫院與長庚大學研究團隊,利用病毒株產生大量抗體,發現25種抗體可以有效打擊疾病,其中1種抗體中和性能到90%至98%。目前正在找廠商技轉研發,希望能盡早讓台灣人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表示,鑒於國內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風險低,將鬆綁民眾生活防疫措施。為讓民眾生活及產業經濟在一定的安全條件下,逐步恢復正常運作,考量實務作業、諮詢專家並與相關部會研商後,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實聯制措施指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癌症大部分都是一定年紀以上,如果在30歲左右確診,可能都會被說成年輕患者,但癌症不是成年人專利,某些癌症在胎兒時期就有可能形成。由於新生兒無法妥善表達,也不知道自己哪裡有異狀,很容易錯過早期治療機會,等到父母發現孩子有些奇怪,就醫確診癌症時,就有可能面臨更大的生命威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除了O型腿,還有X型腿!安南醫院骨科許惟傑醫師表示,台灣民眾常見常見退化性關節炎以O型腿(膝內翻)為主,但少數民眾屬於X型腿(膝外翻),嚴重導致日常生活及走路不便,膝外翻所造成的膝蓋磨損更疼痛不堪,呼籲審慎評估全人工膝關節,可以改善。X型腿謹慎選擇治療 降低併發機率依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