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治療新變革! 免疫療法可望治癒

癌症治療新變革! 免疫療法可望治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全球有4千萬人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各種新治療法的出現,確實降低癌症死亡率,其中「癌症免疫療法」的效果,讓醫學界十分振奮,也為癌症患者找到存活契機。癌症治療的進展,包括了化學治療,到後來的標靶治療,以及最近越來越熱門的「癌症免疫療法」。

究竟,何謂「癌症免疫療法」?人體的免疫系統是負責抵禦外來病菌侵犯最重要的保衛系統,也是清除體內癌細胞的大功臣。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偉武說明,體內的免疫細胞就像是保衛國土的衛兵,如果有外來的細胞侵入人體,比如說細菌感染,這些衛兵就會群起攻擊,將外來細菌消滅。癌症細胞因為是自身細胞所突變而成,所以這群衛兵遇到癌細胞時難免會有猶豫,免疫療法的作用機制則是希望刺激免疫細胞 (衛兵)殺死癌細胞。

癌症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不外乎是腫瘤是否轉移或受到控制,若要腫瘤受控制,腫瘤細胞死亡是一個重要的步驟,陳偉武醫師說:「標靶藥物的作用是把腫瘤細胞的任督二脈給堵住,讓腫瘤細胞得不到重要的生存訊號進而凋亡;另一種則是免疫療法提供體內免疫細胞衛兵更好的武器,來促進癌細胞的凋亡。」兩種治療方式目標皆是使腫瘤變小,只是治療機轉不同。免疫療法亦有特別的地方,亦即有一定程度的病人可以達到「長期控制」的目標。

免疫療法可以達到「長期控制」的治療目標,是因為免疫細胞有記憶力嗎?陳偉武醫師解釋,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舉「注射疫苗」的例子,疫苗是先注射比較輕微的病菌或毒素到人體,以刺激人體的免疫力,當下一次遇到相同病菌時,因為記憶力還存在,就可以很快地攻擊這個病菌,進而在癌症的治療上逐漸接近「治癒」的理想。但醫師表示免疫療法還有很多未知的空間,還是有很多層面需要思考及討論。

目前新一代癌症免疫療法在台灣已經通過衛福部核准,用於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細胞癌,未來渴望應用於其他不同癌症,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陳偉武醫師提醒,患者在接受免疫療法期間,應格外注意是否出現皮疹、腹瀉、呼吸變喘或是全身倦怠等可能與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症狀。由於新型藥物尚在開發階段,除治療療效的確立之外,須審慎藥物副作用,以尋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及更多的生存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315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toutiao.下同) 揉腹保健法又稱為「內壯法」,即通過一整套簡單有序的輕柔按摩方法,使內臟元氣匯聚,氣血運行通暢,而達到「內氣強壯」的目的。 本套揉腹法與一般的局部揉腹方法不同,該方法可以全面的打通中、下二焦,聯通整個腹部的經絡,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 據雍正年間長白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民眾可透過128切電腦斷層掃描找出病灶,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並且針對早期肺癌、大腸癌、高血壓、糖尿病及全身血管病變、多重創傷、骨骼及軟組織等疾病等治療。」桃園地區開業醫院醫務部黃文豪主任表示,105年01月19日起,南桃園民眾有機會接受先進的放射腫瘤電腦斷層健檢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國健健署統計,心血管疾病已連續27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每年約有5萬多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衰竭與腦中風等,死亡率相當高,平均每天140人死亡。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為能防範心血管疾病上身,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有血管清道夫之稱的藍藻,也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