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非成人專利 幼童癌症靠「基因篩檢」可及早發現

癌症非成人專利 幼童癌症靠「基因篩檢」可及早發現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癌症大部分都是一定年紀以上,如果在30歲左右確診,可能都會被說成年輕患者,但癌症不是成年人專利,某些癌症在胎兒時期就有可能形成。由於新生兒無法妥善表達,也不知道自己哪裡有異狀,很容易錯過早期治療機會,等到父母發現孩子有些奇怪,就醫確診癌症時,就有可能面臨更大的生命威脅。


小禾馨兒童專科診所院長吳俊厚表示,曾經有1名不滿周歲嬰兒到診所看病,原本來看呼吸道相關疾病,當時有注意到嬰兒眼睛,似乎有白色異常反光,因此建議家長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結果確診視網膜母細胞瘤。當孩子確診視網膜母細胞瘤,大部分會先希望用化療控制,否則就要摘除眼球。


吳俊厚解釋,嬰幼兒罹患癌症,大部分都是遺傳或基因突變導致,最常見就是白血病,視網膜母細胞瘤也是很常見的型態,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視網膜母細胞瘤最嚴重狀況,為了保命就必須摘除眼球,但如果能夠提早發現與治療,有希望能將傷害降低到最小,減少後遺症發生機會。


吳俊厚提到,基因篩檢可以當作早期發現嬰幼兒癌症手段之一,假使發現特定基因有異常,就能針對可能異常部位提早檢查,包含白血病或視網膜母細胞瘤,如果沒有發病,可以定期檢查確定是否開始有異狀出現,假使確診已經有相關病徵,能夠趁早治療,早期醫療介入有機會讓最壞後果機會降到最低。


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2018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兒童癌症發生率最高為血癌(34.9%),其次依序為中樞神經瘤(20.1%)、淋巴瘤(9.2%)、骨肉瘤(7%)、神經母細胞瘤(6.2%)等。


兒童癌症難以被發現,當小朋友身體不舒服時,往往只能以哭鬧來表現,無法描述自己的不舒服。發現罹癌時,往往已經來不及,因此家長的警覺性很重要,留意到子女有任何異狀需時就應立即求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包皮過長不處理藏汙結硬塊? 包皮槍拯救小弟出頭天
妙齡女子牙周病未及時治療 牙齒鬆動搖晃保不住!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全台進入梅雨季 高溫潮溼適合黴菌孳生香港腳來報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髖關節疼痛形成原因多樣性,包括髖關節退化、自體免疫性關節炎、缺血性股骨頭壞死、骨折等都是常見的因素,患者除了感到關節疼痛,也會感到關節活動受限困擾。台南市立醫院骨科張浩銘醫師指出,治療上會先採以減重、改正姿勢、復健物理治療等保守方式,若效果不佳則會建議經評估是否接受髖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兒童節來了!家裡的孩子都好嗎?耶魯大學社會科學心理學的助理教授張博士(Cheung Hoi Shan)的一項研究發現,發展社交溝通技巧不只有詞彙,如果詞彙能力較少的害羞兒童,只要在不同的社交場合中做出良好的反應,仍然能夠在同齡人中有良好的互動。兒童害羞不憂心 慢慢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說到酒精,經常在假期約朋友們一起喝酒放鬆,或習慣性的在失眠時小酌一杯入睡,但真的可以長期飲用嗎?根據克里福蘭醫學中心,化學專家Joseph Janesz博士解答常見的酒精迷思:誤解1:喝酒可以讓你提神許多人都在疲勞和過度壓力中掙扎,希望假日時透過喝酒以消除疲勞和緩解壓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曼秀雷敦」軟膏(又名:小護士、面速力達母)是許多家庭急救箱裡的必備用藥,不過,這類藥膏只適用於蚊蟲叮咬,可不能塗在跌倒擦傷的傷口,否則可能痛到懷疑人生! 1名女網友在Dcard貼文中提到,她在學校不慎摔倒,導致膝蓋擦傷,立即去學校保健室消毒、塗藥,返家後,拿棉花棒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