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X型腿難走路 慎選人工關節可改善

X型腿難走路 慎選人工關節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除了O型腿,還有X型腿!安南醫院骨科許惟傑醫師表示,台灣民眾常見常見退化性關節炎以O型腿(膝內翻)為主,但少數民眾屬於X型腿(膝外翻),嚴重導致日常生活及走路不便,膝外翻所造成的膝蓋磨損更疼痛不堪,呼籲審慎評估全人工膝關節,可以改善。

X型腿謹慎選擇治療 降低併發機率

依國發會推估計算,台灣會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超過20%),國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各部位亦逐漸磨損,尤其是負載全身重量之雙膝更顯重要。健保署最新統計顯示,每年都有近2萬國人施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且逐漸上升中。

安南醫院骨科許惟傑醫師表示,國人常見退化性關節炎以「膝內翻」(O型腿)為主,約占85至90%,如大於10度則為膝外翻(X型腿),又依據角度大小分輕度(小於10度)、中度(10到20度)及重度(超過20度)。

許惟傑指出,正常人雙腳站立時的膝蓋角度約5~7度,膝外翻臨床病例數量遠低於膝內翻。嚴重的膝外翻病患可選擇第二代人工膝關節即「髁骨限制性人工膝關節」,可增加術後穩定度,但第二代人工膝關節後續併發症機率較第一代高,活動度也不如第一代理想,所以必須謹慎評估,以降低後續併發症機率。

復健強膝力 走路更穩定

許惟傑醫師強調,因外翻角度過大,術中須不斷評估遠端股骨和近端脛骨關節的截除角度、植入物軌跡與外轉角度,憑自身豐富開刀技術與經驗來正確判斷人工關節墊片厚度、置放位置,依照關節部位承受壓力進行微調。因長期膝外翻之故,容易造成膝外側軟組織攣縮,並伴隨不同程度上膝關節內側軟組織結構鬆弛,因此術後尚需配合復健來增強膝蓋力量,增加行走穩定度。

置換膝關節 維持15年壽命

許惟傑說,全人工膝關節經過十幾年來發展至今,無論設計上及醫材材質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如無併發症之發生如皮膚壞死,傷口感染或股骨踝上骨折,通常關節置換後平均可維持15年左右壽命,有效緩解病人疼痛,因其療效穩定故每年都有近2萬國人施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且人數持續上升中。

【延伸閱讀】

乳癌患者保有生育力不是夢! 抗荷爾蒙治療後如願得子

憂疫情感染在家化療、洗腎 「居家治療」需求量增

騎車通勤抗「疫」 戴口罩卻眼前霧茫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2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台灣罹癌人數屢創新高,每年更有約17萬人死於癌症。為提升民眾對於癌症的重視及警覺,台灣腸癌病友協會舉辦第3屆「為癌而跑」公益活動,希望藉此讓更多癌友與民眾了解運動的重要性,進一步達到推廣全民齊抗癌之目標。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照元表示,活動除了傳遞健康理念,更期許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37歲健身網紅教練「筋肉爸爸」,自身沒有三高病史,卻在中秋節突然中風,幸好緊急就醫,搶救順利,目前正積極復健中。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說明,「腦中風送醫時間」為救治的關鍵,症狀發生後最慢應於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才能將傷害降至最低。   據統計...

閱讀詳情 »

「天呀!真的是我得癌症嗎?」、「我還有機會成為媽媽嗎?」一名42歲的陳小姐,是一個開朗負責任的護理師,因為左腹越來越大,以及腹部疼痛外院就醫,轉到台中榮總確診為卵巢癌,術後繼續接受六次化學治療,完成第一次所有療程。化療後人工受孕  卵巢癌患者迎接新生命臺中榮總婦科主任呂建興醫師表示,陳小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守護每位乘客和更多用路人的生命安全,今年10月16日「世界從心開始」日,立法院厚生會結合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舉辦全民CPR急救訓練,台灣大車隊積極響應,一旦遇到突發狀況時,路上奔波的司機能挺身而出,發揮具急救技能的雙手,把握黃金時間救助倒下乘客、同事、或其他用路民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