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登山潮最怕蜂螫 急診醫教你遇「過敏性休克」如何保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下,登山成為新國民運動,但走進山林的同時,也有致命危機不得不防,原來光是桃園市緊急救護(捕蜂捉蛇)工作大隊2020一年就接獲近萬件的蜂蛇案件通報,更曾發生專業捕蜂人員因蜂螫引起過敏性休克,導致OHCA(到院前心跳停止)及急救不治的不幸,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理事長蕭雅文就提醒,過敏性休克是一種嚴重的過敏反應,若沒及時處置會導致腦部或心臟缺氧,可能會在數分鐘至半小時內快速惡化而致命。

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今(23)日舉辦衛教記者會就感謝暉致醫藥捐贈過敏性休克的緊急搶救藥品給予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讓偏遠地區發生過敏性休克時,能在黃金治療期間給予及時的醫療資源,爭取更多存活的機會。

過敏性休克為什麼能在短短數分鐘內就致命?蕭雅文表示,全因過敏性休克是一種嚴重的過敏反應,常見症狀包括:皮膚紅疹發癢、嘔吐、頭暈、眼睛腫成一條縫、舌頭或咽喉發生腫脹、呼吸困難及低血壓等等。

其中最危險的是咽喉腫脹或氣管痙攣造成的呼吸道水腫,以及血管擴張造成的低血壓休克,患者剛開始可能會覺得喉嚨緊縮、喘不過氣,或是眼前一片黑、臉色蒼白、冒冷汗、站不穩。

根據統計,國內救護勤務中的過敏性休克,大多是在荒郊野外被昆蟲叮咬所引起的,例如:蜂螯、紅火蟻叮咬。而野外、山區蜂螯昏迷意外發生時,如何及時給予緊急治療,往往是救命的關鍵。

蕭雅文強調,目前並無法預測哪些人被蜂螫等昆蟲叮咬後,會引發過敏性休克。但若是曾經發生過敏性反應的人,就算下次只被一隻虎頭蜂螫傷或接觸到過敏物質時,再次引發過敏性反應的時間會更短、症狀會更嚴重,更有機會引發過敏性休克,要更加當心。

蕭雅文提醒,如果在外發現身邊有人突然出現皮膚起紅疹伴隨有嘔吐、頭暈、呼吸道水腫、冒冷汗、蒼白及意識不清等任一相關症狀,疑似過敏性休克的狀況。此時,最重要的是讓病患維持他覺得最舒服的姿勢。同時,立即啟動119求救,告知可能是過敏性休克,盡快施打腎上腺素,甚至,需要插管給氧搶救生命。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好消息!台大醫院做出「Delta病毒株三聚體」 噴鼻疫苗上市有望

主管突變多話「不停抓著人胡言亂語」 竟是得了急性腦中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提到痛風,一般人通常有兩種反應,一種反應是「哇!膝關節、手指關節痛到難以忍受!」因為痛風發作起來會讓人受不了,另一種反應是「不能吃黃豆、豆漿、豆腐、豆乾,是高普林食物!」第一種反應指的是急性關節炎,通常是半夜劇痛而驚醒,最常發生的部位是腳拇趾的蹠趾關節,然後是腳踝、腳跟、膝...

閱讀詳情 »

法國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法國媒體報導,法國政府正考慮實施長達一個月的全國封鎖,最快可能在當地時間週四午夜生效。根據法國《BFM電視台》報導,由於法國疫情持續升溫,當局正考慮實施全國封鎖一個月,預計在當地時間週四午夜生效。報導稱,這次封鎖,小學和幼兒園將保持...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今日新增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個案,今日下午2時,指揮官陳時中將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24日公布2例武漢肺炎境外移入個案後,連續3日沒有新增確診,不過今日又再添1例境外移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累計551例確診,分別為459例境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