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發燒必有原因!服用成藥需注意這4點 避免延誤治療...

發燒必有原因!服用成藥需注意這4點 避免延誤治療...

發燒必有原因!服用成藥需注意這4點 避免延誤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藥局林立,購買藥物方便,許多民眾出現類感冒症狀,甚至發燒時,都會選擇自行購買退燒藥使用,然而食藥署提醒,當出現不明發燒症狀時,應立即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疾病之治療。如需使用退燒藥,應遵照醫師指示使用,切勿過量,以免導致藥品不良反應。

食藥署提醒,要正確使用退燒藥,除醫療人員應教導病患如何正確使用,以免藥物不良反應之發生外,民眾也應謹記下列4點:

1) 瞭解引起發燒之原因,遠比退燒重要/發燒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的一種症狀,並非病因,因此出現發燒時,因立即就醫治療,瞭解引起發燒之原因,以對症下藥,切勿自行購買使用退燒藥,而延誤疾病之治療。

2) 使用退燒藥是為減緩發燒之不適感,切勿過量使用/經醫師開立之退燒藥,應遵照醫師處方使用。一般當發燒超過38.5° C 且有不舒服的感覺,或者體溫超過39° C 時,可適當使用。但退燒藥是為減緩發燒所出現之不適感,讓病患得以充分休息,切勿為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而過量使用。

3) 小心藥品併用/常使用之退燒藥成分,主要為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如ibuprofen、Indomethacin、Naproxen及Mefenamic acid等,這些成分亦為止痛藥常用主要成分,因此使用退燒藥時,切勿同時自行服用止痛藥使用,以免出現過量使用之情形。

4) 注意是否有藥品過敏反應/在服用含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的退燒藥時,可能會引起罕見嚴重皮膚過敏反應,因此用藥時,應注意是否出現藥物過敏反應如「疹、破、痛、紅、腫、燒」等6大症狀,若有出現疑似症狀,應即刻停藥並及早就醫處置。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3歲的小明因咳嗽感冒由媽媽帶到小兒科看診,看診中發現小明與醫師沒有眼神互動,語言表達只會發出「阿」的聲音。詢問家長,小明是否可以了解簡單指令,或是揮手再見,家長也表示都無法達成。小明轉介至復健科門診,評估診斷為自閉症,積極接受早期療育課程,並安排職能治療,希望能夠...

閱讀詳情 »

黃奎祐中醫師認為如果要判斷是否有濕氣聚集的現象。可以先照鏡子觀察舌苔,舌苔正常狀況下會呈現薄白,乾濕適中的狀況,如果舌苔變得厚白、濕潤,就代表體內偏寒濕。如果是粗糙、厚黃,就代表體質有濕熱的狀況。   除此之外,早上上廁所時,排便感感覺比較黏膩、排不乾淨、難以成行,就是濕氣比較重的狀態。...

閱讀詳情 »

根據成大醫院家庭醫學科做過的調查研究指出,台灣地區15歲以上的民眾,有高達28%的人,曾經飽受失眠之苦。如果依年齡層來分析,15歲到19歲的青少年,大約1/4的人曾經有失眠問題。20歲到29歲的上班族,則幾乎每3人就有1人曾經失眠。有人失眠是睡不著,但也有人是很快入睡,卻常在半夜醒來,而且很難再睡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春天氣候多變,若孩童生病感冒需服藥時,可以吃大人剩下的藥品嗎?但兒童的器官發育尚未完全,用藥方法不能直接比照成人。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家長,依循專業醫師、藥師指示,有疑問可在領藥時詢問,或拿著藥單、藥袋詢問社區藥師,並參考以下兒童用藥小叮嚀: 1)搭配溫開水,不配飲料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