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發燒持續不癒 恐是心臟被細菌給吃了

發燒持續不癒 恐是心臟被細菌給吃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天氣變化大,不少人可能開始出現類感冒的症狀,但若無故原因發燒,且遲遲不癒,當心可能不是普通感冒,而是感染心內膜炎了;醫師提醒,一旦菌從口入,就可能竄流到全身上下的器官,嚴重恐喪命,不得不慎!

心臟最偉大的模仿者 心內膜炎與感冒相似度高

門諾醫院心臟外科黃振銘醫師表示,感染性心內膜炎是因心臟瓣膜或心臟內膜遭受細菌感染,進而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器官及組織,所以感染的病人通常會出現呼吸急促、持續發燒、體重減輕等問題。

黃振銘醫師說,心內膜炎像是疾病的偉大模仿者,因為它的症狀相當多元,如發燒、感冒、中風、泌尿道感染,甚至有些人會出現腦出血、腎衰竭等情況,追蹤後才發現其來源是心臟。

口腔最容易感染 高危險群應當心

黃振銘醫師指出,心內膜炎的細菌來源,最常進入血液的位置是人體口腔,但只要身上有傷口,細菌就可能跑進血液,而感染心內膜炎。不過一般健康人不容易感染,因此不用過於擔心,若為心臟內膜有受傷,或先天性心臟病、接受過瓣膜手術、免疫疾病、心臟瓣膜疾病等皆為高危險族群,而毒癮者也較容易因針頭不潔,打針時將細菌帶入血液中,進而產生感染。高危險群的病人在接受牙齒治療前應事先告知醫師,並服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的風險;若為一般健康者,則要注意自己心臟瓣膜是否有異常、家族遺傳病史等,一旦出現體力差、較容易喘、心跳快等症狀,除在口腔清潔治療方面應謹慎,也應儘速尋求心臟科醫師,安排進一步檢查。

持續高燒莫輕忽 及早就醫保安康

黃振銘醫師強調,心內膜炎一開始常常會被誤以為是感冒,不過因為心內膜炎是細菌持續的感染,會出現菌血症而不斷反覆高燒,甚至嚴重會併發敗血症,因此若為心內膜炎的高危險族群,又有超過三天以上的發燒和氣喘,就要小心是不是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可能,千萬不可一味地吃成藥或退燒藥,建議要去看感染科或心臟科醫師,才可以及時接受適當的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4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七十歲的張太太過去因肝硬化病史,曾接受肝臟活體移植手術,原以為術後身體已恢復健康;不料,五年前進行例行肝臟追蹤檢查時,張太太卻遭診斷罹患慢性腎衰竭,必須終生洗腎。鑑於前一次的肝臟移植手術成效不錯,張太太本打算接受活體腎臟移植手術,從此一勞永逸,不料登記排「腎」一等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19歲的黃同學是高三學生,常與母親產生衝突。某天母親表示女兒在家中2樓跌落至1樓,跌下後意識不清、四肢癱瘓,緊急送醫做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頸椎損傷、椎體破裂及脫位,立即進行椎間盤固定術及椎間盤切除術,救回一條寶貴生命。國內事故傷害10大死因 第2位為高處跌落術後黃同學四肢肌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一名5歲陳姓女童在幼稚園上學時,接受學齡前兒童聽力篩檢,被發現篩檢結果異常,被要求前往有聽力篩檢設備的醫院複檢。家長也察覺孩子有時會反應耳朵不適,因此帶至耳鼻喉科。經檢查後發現女童耳朵內有大量的耳垢,醫師夾出又大又堅硬的耳屎後,立刻緩解不適症狀,再次安排聽力檢測,結果正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靜脈曲張又稱為靜脈瘤,就是一般俗稱的浮腳筋,主要因靜脈受壓迫或瓣膜正常功能失靈,促使內壓增加,這時就會造成管壁擴張成囊狀,血液回流引發症狀;醫師發現,近年來,門診中因靜脈曲張求診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將近增加4成,主要因重視美觀外,加上對於醫學資訊的了解,較為重視自身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