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仍模糊 可能是選錯人工水晶體惹禍

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仍模糊 可能是選錯人工水晶體惹禍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現代人智慧型手機不離身,電視、電腦、平板等3C產品更是隨處可見,導致白內障患者年齡逐漸下降,但別以為進行白內障手術後,視力能和常人無異,植入的人工水晶體不同,眼前的「視界」可是大不相同!

 

1名年約56歲的卡車司機在1年前雙眼出現白內障,當時該名司機考量到預算問題,先針對狀況較嚴重的左眼接受手術治療,植入了一般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使用至今年(2020年)初,常覺得開車時看不清儀表板上的數字,上個月進行右眼白內障手術時,選擇植入新一代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不僅遠處看得一清二楚,儀表板上跳動的數字也比左眼所見清楚多了,讓他大呼解決了1年來的困擾。

 

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患者一旦確診罹患白內障,可選擇採用微創手術將白內障吸出,傷口僅0.2公分,再植入適當的人工水晶體,在選擇人工水晶體時,因非球面設計的人工水晶體在昏暗的地方視力表現相較敏銳且清晰,是白內障患者優先考慮的類型。待手術完成後,患者即可恢復正常生活,約1周左右可發揮人工水晶體的完整功能、回復正常視力。

 

陳逸川說明,傳統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擁有遠距離視力清晰、夜間不易眩光等優點,缺點是看60公分左右的中距離文字較模糊,近距離則需要配戴老花眼鏡;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可看得清楚遠、中、近距離,但價格比單焦點水晶體高,且夜間容易產生光暈和眩光的狀況,因此較不適合夜間需要開車的人。

 

隨著醫療科技及光學科技的進步,人工水晶體的功能越來越多元,醫師指出,新一代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不僅可看清遠處,並且仍維持比多焦點價格低的優勢,更改良了中距離視力不清的缺點,雖近距離需要配戴老花眼鏡,但仍適合夜間活動頻繁者、朝九晚五的通勤族、自駕族、家庭主婦,或者需要使用電腦工作的人,增加生活上的便利性,以及開車時的安全性。

 

陳逸川提醒,若白內障患者想採用以上多功能的高階人工水晶體,須經專業眼科醫師評估視網膜的健康狀況,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等眼疾的患者恐不合適,因此患者須綜合考量個人視力、視網膜健康狀況、角膜、職業、作息和預算等條件,和醫師討論後,才能挑選到適合自己的水晶體。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整理包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低碳原來不只是為了環保,跟你我的健康也有很大關係喔!小編整理出6大類食材低碳又健康的挑選方式,讓你快速上手!★全穀根莖類 選在地之外,建議選擇加工程序較少的穀類,如糙米、紫米及胚芽米,與白米混合食用。此外,甘藷產量高,生長迅速、病蟲害少,作為主食也適合。 ★豆魚肉蛋類 應優先考慮蛋白質品質佳,脂肪低...

閱讀詳情 »

這兩天台灣進入新一波低溫天氣,也預告北半球的季節性流感即將到來。疾病管制署表示,十月一日開打的公費季節性流感還有約 27 萬劑可以接種,請民眾把握機會。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每年12月底至隔年2至3月是流行高峰期。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最新的監測彙整資料顯示,兩週前的北半球各國包括加拿...

閱讀詳情 »

讓頭腦運轉更靈活 核桃粥 核桃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具有提高IQ的效果,還有幫助孩子成長發育、頭腦靈活運轉、強化肺功能等功效,所以不妨試著做看看這一道幫助孩子頭腦發育得更好的美味核桃粥吧! 材料 核桃1杯、白米1/2杯、水6杯、鹽少許、裝飾用核桃1顆。 作法 1. 白米洗淨後用冷水浸泡1 個小時。 2....

閱讀詳情 »

  國人大多節省,喜歡把剩菜、剩飯留到第二天再吃,但有些剩菜、剩飯是不能吃的。 一、湯 湯最好的保存方法是湯底不要放鹽之類的調味料,煮好湯用乾淨的勺子勺出當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是用瓦鍋存放在冰箱裡。因為剩湯長時間盛在鋁鍋、不銹鋼鍋內,易發生化學反應,應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 二、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