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皮膚病不是只有類固醇 中醫研發止癢配方

皮膚病不是只有類固醇 中醫研發止癢配方

尿毒搔癢症病患的搔癢範圍涵蓋背部、腹部、頭部、手臂,經常在夜裡發作、影響睡眠。(圖/翻攝自freepik.com)

 

優傳媒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66歲的黃先生洗腎10年,5年前開始出現全身搔癢的情形,從頭到腳抓到體無完膚。嘗試各種西藥都無法改善,搔癢評估為極重度。腎臟科醫師會診中醫,用口服科學中藥包輔以新研發的止癢藥浴包與藥膏塗抹,兩個月的時間,搔癢程度大為改善,不僅皮膚恢復平滑,不服用止癢藥物時,也能一覺到天亮。

 

台北慈濟醫院呂秉勳中醫師指出,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近年逐漸增加,當腎臟功能衰退,身體無法維持正常新陳代謝,體內廢物無法由尿液排出,積存體內,導致種種不適症狀就是「尿毒症」。

 

研究資料指出,尚未接受透析治療的腎臟病患有1-3成的機率出現尿毒症的搔癢情形,而腎臟病末期,接受透析治療又有搔癢困擾的患者多至9成。

 

呂秉勳指出,不適當的透析量、鈣磷失衡、鎂鋁偏高、過敏、皮膚乾燥都是導致尿毒搔癢發作的危險因子。「西醫在尿毒搔癢症的研究有『免疫假說』、『中樞鴉片受體失衡假說』兩種機轉,前者是皮膚搔癢的慢性腎病腎友其體內的各式發炎因子(如TH1細胞、C-反應蛋白、介白素-6及2)較高,暗示體內有慢性發炎的情形。這些發炎因子會刺激在皮膚內負責傳遞搔癢癢感覺的C 神經纖維,造成局部搔癢;後者是因體內掌管鎮靜、止痛作用的鴉片受體失衡,而無法抑制搔癢感所導致。」

 

尿毒搔癢症病患的搔癢範圍涵蓋背部、腹部、頭部、手臂,經常在夜裡發作、影響睡眠。西醫方面會以保濕乳液使用、藥物控制、止癢藥膏、照光治療甚至腎臟移植來控制搔癢情況,但成效不一。

 

呂秉勳醫師表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先讓患者內服清熱解毒的中藥,輔以針灸、耳豆來抑制腦部中樞,減少騷癢反應。同時,外敷藥膏、藥浴,經由皮膚吸收,抑制發炎物質的產生。

 

呂秉勳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洗腎病患多為老年人,皮膚偏乾,搔癢如風,如遇濕熱,搔癢加劇,因此透過中藥材為病患驅風活血。」他以可去濕的土茯苓;可驅風的荊芥、白芷;可驅熱、清熱的地膚子、白鮮皮、黃柏;可活血、行血的川芎、當歸等中藥材研發成止癢藥浴包,給病患浸泡、擦拭。再依據實證醫學療效的西方精油結合中醫草藥調和成止癢精油供病患塗抹,不僅達到止癢效果,也助於傷口修覆。

 

造成尿毒搔癢症的原因極其複雜,呂秉勳醫師提醒民眾,一般中醫治療兩個月病患會有改善,即可停藥,不須終生服藥。但仍須遵從西醫醫囑,注重飲食及鈣、磷攝取,避免使用民間偏方與來路不明的草藥,以免造成腎臟負擔。

相關推薦

白內障經手術更換水晶體以後,為什麼有一些人還是眼茫茫,讓人懷疑是不是人工水晶體有使用年限?提早壞掉了?日前,一位計程車司機白內障更換水晶體,術後恢復1.0的好視力,沒想到才經過五年,視力又退成0.3,一經檢查才得知是水晶體出現香檳液泡。經二次治療後,已恢復健康,但卻也讓人驚呼,香檳液泡這夢幻的字眼,...

閱讀詳情 »

每年12月到隔年2月為流感高峰期,衛生署於今(105)年特別將免費施打疫苗年齡層降低至50歲以上,施打流感疫苗前,須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通常有哪些人不適合施打流感疫苗呢? 注意過敏的反應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李彥儀說明,基本上有3種人,並不適合施打流感疫苗。第一種是對蛋的蛋白質有嚴重過敏...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日常生活中,身體總會突然出現各種「疑難雜症」,突如其來的疼痛、不適常令人不知所措。本篇將提供3種神奇又簡單的自救術,讓你突然感到不舒服時,可以藉以緩和,不妨參考看看!   頭痛時,試試風池穴 偏頭痛,是許多年長者與上班族、家庭主婦等族群的「老...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PublicDomainPicture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會挑食的幼兒很常見,但到成年了都還挑食呢?很多人到了成年就慢慢矯正兒時的挑食習慣,但還是有很多大人仍改正不過來。杜克大學心理學家Nancy...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