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看牙有幫手! 身心障礙者不再有口難開

看牙有幫手! 身心障礙者不再有口難開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現居台南年僅五歲的巧巧,一張嘴滿佈牙結石和齲齒,加上患有重度自閉症,導致每次看牙醫時,都因害怕與溝通困難,而極盡全身力氣扭動、嘶吼、哭泣,讓父母頭疼不已;後來,透過衛生局的「身心障礙牙科服務網絡平台」,巧巧終於不再受蛀牙而苦了!

身心障礙看牙不便 需靠約束帶、鎮靜劑甚至全身麻醉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到牙科診所看診對大部分的人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對身心障礙者而言,卻可能需要靠約束帶、鎮靜劑甚至全身麻醉才能完成,而許多牙科診所因缺乏人力及設備資源,只能婉拒身心障礙者,讓身心障礙者就醫更加不便。

身心障礙牙科服務網絡 久病臥床也能到宅服務

為促進身心障礙者口腔照護,提供更舒適、貼切的醫療服務,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聯合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及永康奇美醫院、柳營奇美醫院4家醫院開設身心障礙者特別門診,並邀請46家牙醫診所提供門診服務,齊力建構「身心障礙牙科服務網絡」。

另外,針對久病臥床的民眾,只要病患符合清醒時有50%以上活動限制在床上、椅子上或行動困難,無法自行至醫療院所就醫,若有牙科醫療需求,也可向台南市牙醫師公會提出申請到宅服務。

落實醫病關係 身心障礙者也能擁有一口好牙

臺南市衛生局提醒,身心障礙者的口腔保健工作,仍有賴照護者與牙醫師的密切合作,尤其以定期回診更是重要;定期回診可以讓患者於門診診療中,與牙醫師建立互動的信賴關係,進而牙醫師就可以教導口腔衛生教育,落實其口腔保健於日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3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讓我們看到國內外的多重慢性病人因免疫力低,在染疫的重症率、高致死率,甚至突破性感染。醫改會劉淑瓊董事長指出,若未能有效回應多重慢性病人的整合醫療需求,不僅會增加病人安全風險,惡化多重慢性病人醫療照護品質,更會成為民眾與健保的沉重負擔。老年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灣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心臟病及心臟衰竭的盛行率也逐漸增高,瓣膜性心臟病須接受介入性治療的需求亦隨之增加。近年來微創及經導管的瓣膜治療方式日新月異,而新的瓣膜醫材亦不斷地推陳出新,多元化的治療技術整合已成為未來的趨勢。整合治療門診 提供精確診斷、治療方式臺大醫院過去在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相信「泌尿道感染」對許多女性來說並不陌生,只要水喝得少,相關症狀就立刻找上門,不僅尿意頻頻、解尿困難,有時也會伴隨下腹疼痛,最麻煩的是,以為治好了但一不注意又反覆復發!這種時候不少人會上網「求解」 ,但小心畫虎不成反類犬,過度清潔或是不正確的處理方式都可能反使情形惡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常因身體疼痛卻找不到成因嗎?其實疼痛比起想得更為複雜,在《無痛思維》一書中就提及所謂傷害覺與疼痛的差別,其中傷害覺是指身體某部位受到傷害時,受傷的感知所啟動皮膚中的某些化學物質和通道所導致;作者迪帕克‧拉文德蘭在書中解釋,當身體部位接收到有害的信號時,我們就會感受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