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看病前須準備什麼? 這3點要做到

看病前須準備什麼? 這3點要做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醫療爭議事件頻傳,衛生福利部自2004年起,以美國病人安全基金會(NPSF)病人安全週活動為標竿,訂定每年十月的第三週為病人安全週,至今已是第十六年,今年主題為「醫病溝通」,病人(含其家屬)與醫療團隊互相分享訊息、想法或態度的過程,並說出病人最在意的事情與期待,就是醫病溝通。

看病前列出問題並記錄 醫病溝通橋樑更順暢

花蓮慈院醫務秘書李毅表示,醫院裡最重要的就是病人安全,不能只靠醫師、護理師來維持,還需要病人與家屬一起配合,才能讓就醫過程更順利,也建議病人就醫前可以先列出想詢問醫師的問題及不舒服的症狀,或是在日常生活確實記錄心跳、血壓、血糖等測量値,方便醫師診斷,也可作為適時調整藥物的參考,讓就醫更安全。

品管中心團隊也提醒,病人就醫時「說清楚」,也就是主動提供自己的健康資訊及說明自己不舒服的狀況;「聽明白」,確實瞭解治療的方式並積極參與醫療過程;「勤發問」,對於醫護人員解說有不明白的地方,主動發問;「作筆記」,詳細記錄醫師的指示和注意事項。

一起做到3應 醫病關係不卡關

花蓮慈院品管中心團隊在醫院大廳,向就醫的民眾宣導「病人安全我會『應』」的觀念,延伸出三個「應」,希望民眾多參與衛教及就醫講座,「響應」病人安全活動;「回應」醫護人員的提問;主動「反應」自己或家人的特殊健康狀況及任何關於治療或用藥的疑問。

【延伸閱讀】

了解5個Q&A 晚期肺腺癌也能過很好!

成長的最後一哩路 掌握孩子生長關鍵

不開刀新技術 讓髮量看起來更茂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8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家中老父老母如果性情大變,可得要注意,有可能是失智症纏身!一名高齡老媽媽,原本處處為子女設想,沒想到卻出現處處懷疑子女,情緒也非常暴躁的情況;女兒帶她進一步就醫,才發現是罹患了失智症。 這名老媽媽今年已高齡82歲,在民國94年確診為失智症;老媽媽的女兒說,在媽媽確診之前,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狂犬病疫情延燒,為了因應國內狂犬病疫情人用狂犬病疫苗暴露前及暴露後的接種需求,疾病管制署新增26家人用狂犬病疫苗儲備院所,總數為54家,有需要的民眾可就近接受治療。這26家醫院分別為基隆長庚(基隆市),亞東、淡水馬偕(新北市)、博愛醫院、陽明醫院附設醫院(宜蘭縣)、衛生福利...

閱讀詳情 »

為了減肥,許多人對於自己吃進肚的食物都非常小心,斤斤計較卡洛里,但卻忘了注意自己喝進去的東西不只影響健康,而且還可能會讓自己變胖。 研究指出,如果每天攝取含糖飲料的話,你患上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將會提高20%,就算是所謂的健康飲料也有可能對健康有害,尤其是牙齒,因為某些冰沙果汁果汁中的酸性過高,幾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洗腎人口已達6萬5000人,由於洗腎病人抵抗力較差,很容易感染;所以,腎臟科醫師提醒,洗腎病人最好是能避免在流行感冒期間出入公共場所,並在流行期前就施打流感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感染的風險。門諾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李坤峰主任表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導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