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看這位媽媽是怎樣把孩子餵的營養不良,以後千萬不要這樣餵孩子!

 

看這位媽媽是怎樣把孩子餵的營養不良,以後千萬不要這樣餵孩子!

翻拍蘋果網下同

一個典型的餵養不當導致寶寶發育不良的案例,分享給大家,媽媽們要引以為鑑哦。

寶寶的基本情況:女寶,2歲8個月,身長90cm,體重10kg。

寶寶自2歲以來,每天保持奶量480ml、白開水200ml。

對主食的品種沒有特殊偏好,餓的時候甚至可以接受米飯和粥一起吃;每日固定2粒腰果,偶爾吃一次果丹皮,其餘零食基本不吃。

一日飲食清單如下:

早餐:配方奶180mL

點心:水果1個(桃子/香蕉)

午餐:米飯(饅頭)50g+小米粥一碗+煮雞蛋一枚+蔬菜(涼拌菜若干)

下午點心:水果(火龍果半個或酸奶一盒)

晚餐:雞蛋餅(含菜)/切片麵包+米粥1碗

點心:水果1個(桃子/其他瓜果)

睡前:配方奶180mL

看這位媽媽是怎樣把孩子餵的營養不良,以後千萬不要這樣餵孩子!

目前媽媽發愁的是,始終無法將每日膳食改成2頓奶加3頓飯的形式。

曾經嘗試減掉下午的一頓配方奶,替換成餅乾或者小點心之類的食品,但孩子始終不接受這種改變,且在不喝奶的情況下,也沒有表現出飢餓感,如果強行喂食會出現乾嘔情況。

媽媽們有沒有從寶寶的食譜中發現問題呢?

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首先,寶寶每日的配方奶不到400ml。

其次,寶寶吃涼拌蔬菜,飲食中缺少植物油,而且沒有肉、魚的攝入,要謹防寶寶貧血。

最後,飲食中水果每天3次太多,導致能量和蛋白質攝入不足。

看這位媽媽是怎樣把孩子餵的營養不良,以後千萬不要這樣餵孩子!

正確喂養該是這樣,媽媽們有受到啟發嗎?

奶類(配方奶、牛奶等)是保證嬰幼兒發育很重要的「關鍵」食物,每日最少應達到500毫升以上,特別是對身高體重不足的寶寶。

除了其他食物同時也必須攝取外,奶類也不能少喔!!

看這位媽媽是怎樣把孩子餵的營養不良,以後千萬不要這樣餵孩子!

寶寶食譜中增加肉類和米粉(加鐵),保證充足鐵攝入,缺鐵性貧血的患病風險大增,應注意檢查。

看這位媽媽是怎樣把孩子餵的營養不良,以後千萬不要這樣餵孩子!

嬰幼兒每天多次、大量進食水果是導致「體重不足」或「發育遲緩」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果要適量,不能過量。過量反而影響主食進食量。

凡身高體重已經出現問題的寶寶應減少水果攝入,每天最多1次,每次最多100克。

看這位媽媽是怎樣把孩子餵的營養不良,以後千萬不要這樣餵孩子!

脂肪是寶寶所需能量的重要來源,特別是對體重不足的寶寶,應增加一些植物油(如每天15克)。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吳瑞興/嘉義縣報導】國內疫情持續高漲,造成北部各大醫院收治病房嚴重不足,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近日來開始將北部的輕症新冠肺炎患者送往台中、嘉義等地防疫旅館收容隔離,不過就有嘉義防疫旅館附近住戶反應,看到載著輕症患者的司機離開後,把車停在路邊,下車到人行道上脫下隔離衣,而且人行道上也有其他穿著隔離衣...

閱讀詳情 »

今年初中研院院士翁啟惠研究團隊研究中就發現,有5款現有藥物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潛力,其中包含薄荷;而五月以來疫情大爆發,台大醫師蘇大成實驗顯示,把薄荷盆栽置入病人的居家環境,發現可以協助圍堵環境病毒;而中醫方面也研發出「清冠一號」可以協助染疫者的健康,其中也有一味藥引是薄荷,可見薄荷這居家常見植物...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疫情嚴峻警戒升級,新竹臺大分院爲快速佈署防疫整備,繼109年7月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聯手合作於生醫醫院竹北院區急診室戶外設置「組合屋戶外篩檢站」與「正壓檢疫亭」後,今(5/27)日雙方共同研發合作的「正壓檢疫亭」於新竹臺大分院竹東院區正式啟用,以全面提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程子奕 羅偉哲/台北報導 新一批42萬劑AZ疫苗今(27)日開放配送,全國先灑出15萬劑,卻傳出高雄獲得分配2.1萬劑,竟比重災區的新北市拿到的1.8萬劑還多,引發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公布分配原則,原來是一律用尚未接種過第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