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看電影頻如廁惹眾怒 竟是肚藏5公分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看電影頻如廁惹眾怒 竟是肚藏5公分子宮肌瘤

40多歲的小玉日前在電影院觀賞電影時,因頻頻起身上廁所遭後方民眾抱怨,近期頻尿症狀愈來愈嚴重,不但無法看完一場電影,連晚上也沒法好好睡覺,一夜要跑好幾次廁所,讓她不堪其擾!原以為頻尿是膀胱發炎造成的,但去泌尿科檢查後並無發現異狀,後續輾轉到婦產科就診,才發現原來子宮長了一顆5公分、約棒球大小的子宮肌瘤,壓迫到膀胱引起頻尿問題。經過手術治療終於告別頻尿困擾,現在即便整天外出活動也自在無負擔。
 
肌瘤壓迫直腸排便困難 壓迫泌尿系統引起頻尿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鍾國騰表示,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婦科腫瘤,雖然多數肌瘤為良性,但仍會因肌瘤大小及生長位置引起身體不適,除了常見的經血過多、子宮不正常出血、經痛及性交疼痛等症狀,許多患者會因肌瘤壓迫到直腸導致排便困難,或壓迫到泌尿系統引起頻尿問題。即便肌瘤只有4~5公分大小,但只要生長的位置靠近上述器官,會引起相關壓迫症狀產生,但臨床上常發現患者誤以為是膀胱發炎或單純排便不順而延誤治療,提醒女性患者只要出現相關症狀,就應該提高警覺。
 
無創手術以超音波熱能消融肌瘤 不需動刀留疤
鍾國騰說明,治療子宮肌瘤的方式,隨著醫學的進步發展出不必開刀的無創海扶刀治療,相較傳統的開刀手術容易在腹部留下傷口或疤痕,讓許多女性患者卻步;海扶刀治療則是將體外超音波熱能聚焦於子宮肌瘤處,達到消融肌瘤的目的,因過程不必動刀,術後也不會在腹部留下傷口,患者隔天即能恢復正常生活。 

治療前會搭配核磁共振檢查,能清楚分辨軟組織病灶,幫助海扶刀精準對焦並消融,因此降低了子宮肌瘤的復發率,是治療子宮肌瘤的新選擇,對患者也是一大福音。
 
鍾國騰提醒,子宮肌瘤雖然是常見的良性腫瘤,但患者若輕忽或延誤治療時,肌瘤愈長愈大就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不但影響身心健康,也可能因為身體不適經常請假,影響職場工作表現。因此呼籲女性若有疑似肌瘤症狀時,應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能找回沒有負擔的快樂人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0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06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因應雙北COVID-19(武漢肺炎)升溫,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在北市防疫記者會中表示,國三及高三生明天起停課,萬華區小學、國中今晚宣布。柯文哲在記者會中說,「國三昨天有參加國中會考的同學,考完後請停...

閱讀詳情 »

台灣連兩天新增本土確診破百例,中華郵政內部一名員工經快篩後抗體呈陽性,尚在等待PCR核酸檢測結果,以確認是否確診。針對雙北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三級,中華郵政宣布,自明(17日)起雙北地區暫停上樓投遞包裹及快捷郵件服務,並請收件人佩戴口罩及自備簽收郵件用筆,減少直接接觸傳染風險,過渡期間請民眾多加體諒及配...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0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06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增的病例中,以新北市97例最多,板橋區有32例,台北市有89例,其中58例在萬華區。國內疫情最新數據。(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表示,截至目前國...

閱讀詳情 »

台灣連兩天COVID-19本土確診新增個案破百,新北市和台北市今稍早共同宣布,從明(17)日開始,高三和國三生可在家不到校,改採遠端學習方式;學校老師可依需求,異地上課或線上授課。宜蘭縣長林姿妙也跟進宣布,自明日起至28日,全面暫停縣內所有公祭儀式、縣府下周起擴大彈性上下班、國三及高三學生下周起可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