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真的很想吃冰該怎麼辦?|康健雜誌

真的很想吃冰該怎麼辦?|康健雜誌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黃惟伶
圖片/陳德信

中醫師說,其實吃冰沒有這麼十惡不赦,並非要你完全忌口,而是選擇對的時機、種類,採取對的方式,就可以聰明吃冰又不傷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陳朝宗說明,吃冰並非一點好處都沒有,在某些情況下,吃冰可以補充熱量及水分。咽喉炎、因口腔黏膜破損疼痛而吞嚥困難的人,可以吃些冰淇淋、奶昔等冰涼食物緩解口腔不適,增加身體能量。

體質屬於實熱的人,吃點冰品反而可以「以洩為補」。實熱體質的人由於身體健壯、火氣旺盛,冰可以降低過旺的陽氣,以涼補甚至寒補的方式達到陰陽平衡。

不過,實熱體質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從中醫觀點,冰品屬於「寒濕之物」,寒會傷氣,影響體內五臟六腑運行,使代謝機能下降,所以如果真的很想吃冰,必須有技巧的吃,才能消暑又健康。

聰明吃冰6招

1.中午是吃冰最佳時機

「真的要吃冰,就選陽氣最盛的時刻!」所有受訪的中醫師都毫不遲疑地說。

中午時段不僅是一天中陽氣最盛,也是人體陽氣最旺、比較容易中暑的時間,因此正午到下午3點是吃冰最適當的時機。

2飯後一小時才吃冰

清涼的冰品一下肚,首當其衝的就是消化系統,所以空腹時不宜吃冰,也不適合邊吃飯邊喝著冰飲料,應該在吃飽飯之後,至少相隔一小時再吃冰,避免短時間內一冷一熱刺激腸胃。

3.細細品嚐、慢慢吞

如同吃飯要細嚼慢嚥,才能幫助消化,吃冰當然也不能狼吞虎嚥。冰品入口後,可以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溶化、接近體溫再慢慢吞下,以免太刺激咽喉、呼吸道。

慢慢吃冰可以減緩低溫對身體的刺激。陳朝宗解釋,如果吃冰速度過快或是短時間內猛灌冰水,都會刺激交感神經,讓血管快速收縮誘發頭痛,就是所謂的「凍凍腦」、「冰淇淋頭痛」,這都是大口猛吃冰造成的。

4.先吃配料再吃冰

在冰品種類的選擇上,可以盡量選擇吃有配料的,然後先吃配料再吃冰,可以讓冰融化一些,也能讓身體循序漸進的適應冰品的溫度。

5.天然、溫熱性食材製成的冰較健康

由於冰本身屬於寒性,以天然、溫熱性食材製成的冰品是比較健康的選擇,可以中和冰的寒氣。

張文馨醫師舉例,西瓜、葡萄柚屬性寒食物,若再加上冰,等於是寒上加寒。所以桂花荔枝或是黑糖等熱性食材的冰,相較之下就會溫和一些。冰淇淋由於熱量高,也比冰棒、剉冰的刺激小。

6.注意熱量,適量吃冰

掩藏在冰品清涼甜美外觀之下的,其實是驚人的高熱量。因此,吃冰消暑的同時,也必須注意吃的份量,才不會因為吃太多冰,讓身體也跟著胖了一圈。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122

【延伸閱讀】

【夏天排毒】美女中醫師這樣做!吳明珠:排便、排汗,也排濕

【小麻煩不擔心】吃對食物,夏日除臭!

【東西方聯手】「降火、消炎」秘訣!樂活一夏

【人物故事】小野:與死生同行後,我知道「越老越要愛世界」

【人物故事】賴佩霞:母親過世隔天,我們就去迪士尼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看你身邊有脖子看起來黑黑的家人或朋友嗎? 不只黑黑的上面還有一條一條白色的紋路,其實這並不是洗澡洗不乾淨,這是俗稱的「黑棘皮症的皮膚病變」,是怎麼搓怎麼洗也去不了的。   這黑棘皮症就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先兆,它通常發於皮膚褶皺處,除了頸部,也會在腋下,腹股溝和乳下等部位出現。 &nbs...

閱讀詳情 »

柏登高爾夫學院GISELLE教練要為大家介紹較適合女性球友使用的互鎖式握桿,這種握桿方式可以讓球友握桿更為穩定,現在我們就透過影音圖片認識握桿方式吧。 駐站教練 吳莞妍(GISELLE) ‧柏登高爾夫專屬教練‧ 台北市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Green Plaza: 臉 書‧柏登高爾夫 Prode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