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眼睛發炎卻失明? 恐是風溼疾病惹禍

眼睛發炎卻失明? 恐是風溼疾病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20歲的黃小姐,在1歲時突然無法走動,連關節都跟著腫起來,直到4歲才診斷出來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而在14歲時視力突然下降,原以為是近視,進一步就醫檢查,竟是罹患虹彩炎,導致她右眼失明;此外,她在10歲就發生全身性關節炎,讓她走路不是很方便,加上長期使用類固醇,使她身高僅有130公分。

少年型關節炎合併眼睛葡萄膜炎 嚴重恐致失明

收治黃小姐的林口長庚醫院視網膜科/葡萄膜炎科主任黃奕修表示,少年型關節炎不容易治療,因已破壞變形的關節通常無法恢復功能,嚴重的話甚至導致殘廢。此外,少年型關節炎也常合併眼睛葡萄膜炎,其雖然以虹彩炎的方式表現,卻與一般虹彩炎不同,病人通常不紅不痛,但視力會持續變差,所以年輕患者與家長皆不易察覺;這是極難治癒的眼炎症,用了各種免疫抑制劑,仍常無法避免其高致盲率。

五大疾病亦併發全身性疾病 僵直性脊椎炎佔最多

黃奕修主任指出,據長庚醫療研究團隊回溯研究2009年至2014年共6年的資料,研究收集了轉診至林口長庚葡萄膜炎科之患者共823位,結果發現,其中最常合併之全身性疾病依次為僵直性脊椎炎(39.8%)、Behçet白塞氏病(18.7%)、類肉瘤病(9.8%)、乾癬(7.3%)及小兒原發性關節炎(11.4%)。結果已刊登於2017年12月的「微生物免疫感染期刊」。

葡萄膜炎兒童不易發現 發病後治癒難度高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葉國偉說,研究亦發現,合併全身性疾病之葡萄膜炎患者,相對於沒有合併全身疾病者,年紀較輕,特別是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常發生於16歲以下。此類病患其治療時間必須拉長,以虹彩炎發作型態較多,更容易復發,且更易雙眼發病,因此面對此類患者必須更加小心。

若有眼疾應盡速就醫 風濕疾病患者應定期追蹤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主任吳為吉強調,除高危險群的病友應注意是否有合併眼科症狀,ㄧ般民眾若發現視力改變、飛蚊症變多、眼紅眼痛等發炎等任何一種症狀,也應儘快尋求眼科醫師的協助。目前對於診斷有風濕性疾病的兒童,會將其轉介至眼科評估是否有葡萄膜炎,並依關節炎的型態安排定期檢查追蹤;同樣的,當眼科醫師發現葡萄膜炎的患者,也會轉介至兒童風濕科門診評估有無潛在的風溼性疾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酒駕事件又一椿!就讀耕莘專校健康休閒管理科的黃同學,7日上午九點多騎機車上學途中,遭廖姓男子酒駕開車撞傷,送醫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傷勢相當嚴重。8日轉院到羅東博愛醫院,10日下午經過兩次腦死判定,於晚間進行器官捐贈手術,共計捐出心臟、兩側腎臟與血管,至少三人受惠。「器官捐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醫療技術越來越好,許多外傷藉由顯微手術而能做到天衣無縫!一名二十六歲男子,在工作時,左手拇指不慎遭到機器壓碎,經由送到奇美醫院進行救治,該院整形外科以顯微手術將其左腳第二腳趾移植到受到的拇指,手部功能不但已恢復,就連外觀都看不出來是腳趾。收治該名男子的奇美醫學中心整形外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坊間裡、網路上流傳各種洗臉方式,無非是希望每個愛美人士都能「白拋拋幼綿綿」,但這些方式真的管用嗎?醫師提醒,誤信偏方加上本身屬較敏感的膚質,恐怕預期效果沒達到,反造成過敏、紅腫、發炎,甚至化學性灼傷。愛美人士別把自己當作生活智慧王,輕易在自己臉上做實驗!常見的網路洗臉偏方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布上週國內登革熱疫情,新增3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病例。疾管局提醒,往年暑假出國旺季,都是我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高峰,目前東南亞國家登革熱病例數都高於去年同期,且疫情持續升溫,民眾赴東南亞國家應加強防蚊!疾管局統計監視資料顯示,每年7-8月境外移入病例高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