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眼花騎車常跌倒 婦白內障手術獲光明

眼花騎車常跌倒 婦白內障手術獲光明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名60歲的黃女士,由於生活忙碌導致眼睛經常疲累,某日突然發現近視度數急劇加深,要拿筷子準備全家吃飯時,老是多一支,看電視畫面像霧裡看花,騎腳踏車常常跌倒,紅綠燈像一朵花,雙眼裸視僅剩0.01、0.03,檢查後原來是罹患白內障。經過飛秒無刀雷射白內障技術,配合超音波晶體乳化術並置換多焦體水晶體,視力恢復為1.0,眼睛無異物感或紅腫不適,重獲光明內心澎拜不已。

白內障主要是因水晶體老化,其中蛋白質產生變化,透光率變低,產生眼前一片白霧的狀況。另外少數患者因糖尿病或服用類固醇、長期曝露在輻射物質或是化學毒物下、外傷、其它眼疾與眼科手術等也可能造成白內障。眼科診所院長何一滔表示,60歲以上的銀髮族為白內障好發族群,加上現代3C產品盛行,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白內障是否一定要開刀?許多患者聽到要在眼球上動手術,馬上嚇得拒絕治療,寧願忍受視茫茫,也不願意眼睛挨刀,直到視力模糊、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才願意接受手術。隨著醫學的進步,出現了無刀雷射,不但傷口極小,也不用醫師持刀進行手術,人工水晶體也可視患者的需求選擇,解決白內障問題也一併恢復明亮視力。

何一滔院長說明,白內障困擾人類好幾千年,最古老的做法是用針把混濁物戳到眼睛後面,一直到最近半世紀,手術才有突破,尤其是在最近十年,更是一日千里。傳統的囊外晶體摘除術是在角膜上開0.7至1公分的傷口,置入人工水晶體,再將傷口縫合,但傷口縫合處的鬆緊難掌握,術後散光增加機率較高,復原很慢。飛秒無刀白內障手術則加入先進的飛秒雷射科技,並以電腦追蹤眼球,設定手術及撕囊傷口位置,使人工水晶體置入更加準確,置中性佳,超音波晶體乳化術的傷口僅0.2到0.3公分,將感染、日後人工水晶體移位的風險減到最低。

目前新式手術傷口都極小,不僅安全性高,恢復也很快,還可一併矯正散光、老花眼,除了少數瞳孔較小、青光眼、角膜結疤的患者,大部分人都適宜,術後視力恢復佳。目前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及囊外晶體摘除術都有健保給付,無刀雷射需自費。何一滔院長提醒只要有視力下降,配眼鏡無法充分改善,千萬不要再拖,及早接受手術,還自己光明人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98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毒澱粉」、「毒醬油」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5月20日在立法院,認為現行罰則過輕,未來將修法,考慮採用重典,對違法業者開罰千萬元,甚至加上刑責。林奏延今天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食品中違法添加工業用澱粉(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及醬油超量含甲基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食品含防腐劑的情況還真普遍!根據高雄市衛生局所公布的最新食品抽驗結果顯示,在五十六件市售麵濕製品中,有八件檢出不得使用的防腐劑苯甲酸,不合格率近一成五;該局除通知業者下架回收,並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最高可處十五萬元罰款。高雄市衛生局日前針對轄內麵店、大賣場及製麵廠抽驗市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走路不平衡、說話表達不清,甚至必須靠輪椅代步的小腦萎縮症,是一種罕見的精神退化性疾病,其中家族遺傳型集體發病率超過5成,常造成「一家多殘」的口足連續發病情形,導致約超過30%病友家庭為高風險與經濟弱勢,讓照護者背負極大壓力,因此「安養」成為不可乎視的重要課題。全名為小腦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誰說人過八旬就跟「青春活力」扯不上關係?台北市松山區一名高齡88的錢奶奶,無畏多年糖尿病及輕微聽障問題,加入社區糖尿病友成長團體,表演比賽從不缺席,更在今年以「你是我的花朵、大眼睛」團體舞蹈表演,勇奪該區健康競賽特優獎項。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邀集各里社區團體共12支隊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