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睡前滑手機延遲睡眠周期 減少睡眠時間

  許多人習慣在睡前還是緊盯手機,玩遊戲、逛社群、看影片,不過,國家衛生研究院1項最新研究發現,睡前滑手機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睡前每多使用手機1小時,將延後入睡時間4.9分鐘,並減少5.5分鐘睡眠時間。

  國際眾多研究文獻發現,光照是影響生理睡眠時鐘的重要因子,而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團隊則證實,睡前使用手機對於睡眠週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此研究成果於今年3月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精神醫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團隊開發1款手機程式「作息足跡」(Rhythm),分析受訪者手機螢幕的開與關,收集「主動使用」(打開手機、滑手機、撥打電話),以及「被動使用」(接聽電話、收到簡訊)等資料,再執行分類演算,推估睡眠時間。

  此外,透過「作息足跡」APP精算,另可精確地計算睡前使用手機對於睡眠時間的影響,研究團隊連續記錄61名受試者連續14天整天使用手機的時間,搭配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如果在睡前使用手機,嚴重影響睡眠週期與睡眠長度。

  研究顯示,如果睡前每增加使用手機1小時,入睡時間延後4.9分鐘,並減少5.5分鐘睡眠時間,整個睡眠週期延後3.5分鐘。儘管只有幾分鐘,但長時間下來,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林煜軒指出,忙於工作、上課,每個人起床時間不可能一直往後延,如果睡前一直滑手機,等於是晚睡早起。如果長期每天延後5分鐘入睡,對於精神患者來說,就可能引發焦慮。

  此外,睡前直射光源直接影響睡眠品質,該項研究,睡前使用手機時間雖僅占全天使用時間14.3%,約40至50分鐘,但對睡眠週期延後的影響力,卻佔了整天手機光源曝露的44%。

  林煜軒說明,許多上班族在假日「睡到飽」,但穩定生活作息,要比多睡幾個小時更為重要,如果休假期間作息與上班日作息相差很大,睡眠週期混亂,就會提高中風、高血壓、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第2型糖尿病等風險。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其中餐飲部分,開放超商、賣場內用區,不過超商熟食仍然維持不開放販售,餐飲內用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不過仍有縣市為了防疫考量,決定逆時中,禁止內用,目前已宣布的禁止內用的縣市包括,新北市及台北市。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記者會上...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桃竹苗報導】 馬來西亞新冠疫情凶猛不歇,去年3月鎖國至今,近日單日更直飆1萬3千人確診,醫療人力物力極盡缺乏,但靈鷲山一直都在,並以實際行動付出關懷。靈鷲山馬來西亞佛學會師兄姐愛心串聯下,7月22日在吉隆坡Quill City Mall舉辦疫苗接種活動,慈悲發心希望宗教溫暖的正能量,幫...

閱讀詳情 »

撰稿/資深媒體人 馬華 疫苗打莫德納的人也不能慶幸!! 昨晚看到李艷秋公開問衛福部幾個問題,其中最關鍵的是,美國CDC對莫德納打第二劑效用最好的時機是相隔4-6周,台灣擅自改成10-12周, 李艷秋有附上原英文說明,她要求衛福部延後施打的依據為何?! 李艷秋有附上原英文說明 這些事項我們一般民眾都還...

閱讀詳情 »

【記者 劉秋菊/台南 報導】5月19日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加大防疫限制,各大風景區及景點也同步封閉,在全國國人共同努力及嚴守防疫準則下,終於今日防疫指揮中心宣布降級至第二級警戒,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稱雲嘉南管理處)為讓這國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