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睡前滑手機延遲睡眠周期 減少睡眠時間

  許多人習慣在睡前還是緊盯手機,玩遊戲、逛社群、看影片,不過,國家衛生研究院1項最新研究發現,睡前滑手機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睡前每多使用手機1小時,將延後入睡時間4.9分鐘,並減少5.5分鐘睡眠時間。

  國際眾多研究文獻發現,光照是影響生理睡眠時鐘的重要因子,而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團隊則證實,睡前使用手機對於睡眠週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此研究成果於今年3月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精神醫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團隊開發1款手機程式「作息足跡」(Rhythm),分析受訪者手機螢幕的開與關,收集「主動使用」(打開手機、滑手機、撥打電話),以及「被動使用」(接聽電話、收到簡訊)等資料,再執行分類演算,推估睡眠時間。

  此外,透過「作息足跡」APP精算,另可精確地計算睡前使用手機對於睡眠時間的影響,研究團隊連續記錄61名受試者連續14天整天使用手機的時間,搭配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如果在睡前使用手機,嚴重影響睡眠週期與睡眠長度。

  研究顯示,如果睡前每增加使用手機1小時,入睡時間延後4.9分鐘,並減少5.5分鐘睡眠時間,整個睡眠週期延後3.5分鐘。儘管只有幾分鐘,但長時間下來,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林煜軒指出,忙於工作、上課,每個人起床時間不可能一直往後延,如果睡前一直滑手機,等於是晚睡早起。如果長期每天延後5分鐘入睡,對於精神患者來說,就可能引發焦慮。

  此外,睡前直射光源直接影響睡眠品質,該項研究,睡前使用手機時間雖僅占全天使用時間14.3%,約40至50分鐘,但對睡眠週期延後的影響力,卻佔了整天手機光源曝露的44%。

  林煜軒說明,許多上班族在假日「睡到飽」,但穩定生活作息,要比多睡幾個小時更為重要,如果休假期間作息與上班日作息相差很大,睡眠週期混亂,就會提高中風、高血壓、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第2型糖尿病等風險。

相關推薦

腸漏,發炎的關鍵》少吃多動照樣變肥?看看台大醫師怎麼說 台大醫師吳佳鴻日前在《腸漏,發炎的關鍵》書中提到,因為肥胖來求診的患者,他們告訴我試了許多方法,吃很少,也動很多,可是就是瘦不下來,我常反問:「吃很少,那你都吃什麼?」「麵包啊,有時候三明治,偶爾喝奶茶,飲料也都改半糖的,不餓就不吃,青菜也盡量...

閱讀詳情 »

家中孩子長出第一顆恆齒時,就是窩溝封填的好時機!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第一顆恆齒通常是第一大臼齒,臼齒表面有深淺不一的縫隙,可幫助磨碎食材,但這些縫隙清潔不易,也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因此建議當孩童長出第一大臼齒時即可前往牙醫診所進行窩溝封填,以降低蛀牙的機率喔!  隨著孩子年歲漸長,乳牙也...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田春慧           有大型研究表明,身材高大的男性患侵略性前列腺癌的風險更高,所導致的死亡的人數也更多。 英國科學家發現,身高每增加10釐米,患高級別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就會增加21%,死亡風險增加了17%。此外,他們還發現,身體肥胖會提高患性前列腺癌的風險。 牛津大學的...

閱讀詳情 »

事故傷害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6位,105年總計7,206人因事故傷害而死亡。常見的事故傷害種類分別是哪些呢?  「事故傷害」指的是非蓄意性傷害事件(不含自殺),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105年共計有7,206人因意外事故而亡,其中,男性發生意外事故的比例遠高於女性,約有3倍之多,以年齡來看則以65歲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