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露客」看過來! 野炊5原則遠離食物中毒

  露營野炊風潮正夯!在自然環境下野炊煮食,好不愜意,但是要把食材帶到營地烹煮,可能至少需要4小時,為了避免食物存放或烹調不當,導致食品中毒,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露客」們可以遵循以下野炊事項,確保玩得開心、吃得放心。

低溫保鮮 生熟食分開放

  各種生肉、海鮮、奶類,以及切好的蔬果或熟食,都需要低溫保存。露營時可攜帶小冰箱、冰桶或保溫袋來存放食材,其中以插電式的小冰箱最安全,可時刻保持低溫;如果只用1個隔熱袋或冰桶,就不建議攜帶生鮮類,最好再多放一些保冷劑讓食材保鮮。

  冰桶或冰箱內的生食與熟食一定要分開存放,因為生食可能含有微生物或寄生蟲,若將熟食與生食共同存放,可能會遭受汙染,最好分別存放在密封盒中;若是袋裝,則一定要將袋口確實密封。容易出水的食材放底層,乾鬆的食材放在最上層,冰桶或冰箱應置放於陰涼處,並減少打開次數。

充分加熟 儘快吃完食材

  野炊的砧板、刀具也應區分生、熟食專用,避免交叉汙染;所有食材皆應充分加熱,食品中心溫度至少須超過70℃,微生物才容易被消滅。食物煮好之後應儘速吃完,若在室溫環境中放太久,容易增生細菌,造成嘔吐或腹瀉等食品中毒的症狀。預防食品中毒5要原則如下:

1. 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需徹底洗淨雙手,有傷口要包紮,避免傷口碰到食物。

2. 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

3. 要生熟食分開:處理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汙染。

4. 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

5. 要注意保存溫度:保存低於7℃,室溫不宜放置過久。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護人員手術前使用的手部消毒、清潔液竟出現「異物」,有汙染風險,得回收!食藥署今(22)日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訊息,牛耳國際生技有限公司的「克菌寧殺菌水溶液2%」被醫院通報,驚現不明沈澱物,共有2批號、2萬瓶得在8月13日前完成回收作業。 這一款「克菌寧殺菌水溶液2% A...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現年53歲的夏先生罹患口腔癌四期,經歷7次手術,嘗試多次化療、放療與標靶治療,皆未抑制腫瘤生長,甚至侵犯到頸動脈,一度被宣判只剩1個月生命而入住安寧病房。經醫師評估後,以既有治療搭配免疫治療,已穩定持續治療2年,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皆維持良好,陪伴最愛的太太與家人進...

閱讀詳情 »

造成性福危機的危險因子 一輛新車落地,駕駛的開車習慣,停車環境的條件,行駛路面的品質,定期保養與否,甚至連氣候都會影響到車子的功能及使用期限。男人的身體比車子更加精密,所以情緒、壓力、賀爾蒙、系統性全身疾病(常見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生活習慣(熬夜、睡眠品質、抽菸)、飲食習慣(重口味、重鹹、重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