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子手腳冰冷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結果卻一睡不醒!身體出現這「9種症狀」代表你心血管已經極度危險!看了能拯救全家人的命!

女子手腳冰冷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結果卻一睡不醒!身體出現這「9種症狀」代表你心血管已經極度危險!看了能拯救全家人的命!

圖片來源

身體要是出現了以下這九個症狀!

請立即去看心血管科!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常發現很多患者容易「走錯門」,本來是血管科的疾病卻跑去了骨科、皮膚科、神經科等,浪費了時間還容易延誤病情。血管外科負責全身除心臟以外循環系統各處血管發生的疾病。如果出現了以下這些症狀,建議及時到血管外科就診排查。

1.肢體涼、麻、痛

包括肢體畏寒怕冷、麻木不適,以及肢體活動後疼痛。醫學上肢體活動後疼痛稱之為「間歇性跛行」,即指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的肢體肌肉部位酸脹疼痛,站立休息一會可緩解,再行走一段距離後又重複出現疼痛症狀。此外,不活動即出現明顯疼痛,甚至影響夜間休息,則可能提示疾病發展嚴重,有可能出現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治療不及時甚至會發展至截肢。所以,發現上述症狀需及時到血管外科就醫。   

2.肢體腫脹

尤其表現為早晨起床後減輕、下午加重的肢體水腫,或各種突發的肢體腫脹,要小心靜脈血栓,應及時就診。   

3.肢體或足趾破潰

如果既往合併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的老人,因為意外受傷出現肢體或足趾破潰,且經過1~2周也無法癒合,也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或糖尿病足的表現,要及時到血管外科就醫,否則破潰會繼續擴大,威脅肢體甚至生命。   

4.脈搏減弱消失

健康人可在腕部或腳面觸及明顯動脈搏動,如果搏動減弱或消失,提示動脈狹窄或堵塞,需及時就醫。

5.搏動性腫物

頸部、肢體或腹部摸到搏動性腫物,搏動頻率與心跳相近,提示可能存在動脈瘤,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破裂危及生命。 

6.發現「動脈斑塊」

體檢通過超聲檢查發現血管「斑塊」,小小的斑塊脫落,就可能造成器官梗塞,切莫輕視。   

7.「小中風」與「中風」

突發眼睛視物不清、上肢或下肢活動障礙、失語、口角歪斜等症狀,可自行恢復,稱為「小中風」,往往是「中風」(腦梗塞)的前兆和危險信號,無論「小中風」或「中風」,都要看血管外科排除頸動脈、椎動脈或腦血管病變。   

8.靜脈曲張

肢體青筋暴露,甚至出現瘙癢、發黑、破潰、靜脈炎症等。   

9.靜脈血栓

超聲檢查發現肢體靜脈血栓時要及時就診,以免血栓脫落順血流至肺動脈,出現致命的肺栓塞。靜脈血栓如治療不及時,也會留下難以治癒的後遺症

文章轉載

 

你可能還會想看

女子手腳冰冷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結果卻一睡不醒!身體出現這「9種症狀」代表你心血管已經極度危險!看了能拯救全家人的命!

當液壓機壓爛保齡球瓶時我還不怎麼意外...不過當主角換成「保齡球」之後,壓下去的瞬間整間工廠都差點毀掉!這根本是顆未爆彈!

女子手腳冰冷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結果卻一睡不醒!身體出現這「9種症狀」代表你心血管已經極度危險!看了能拯救全家人的命!

航海王「D的一族」關係曝光!沒想到「魯夫的身世」才是這一切謎團的答案!注定了他們都要走上悲劇一途...

女子手腳冰冷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結果卻一睡不醒!身體出現這「9種症狀」代表你心血管已經極度危險!看了能拯救全家人的命!

紅遍全球的「牽手夫妻系列照幕後花絮」曝光!結果鏡頭竟然捕捉到當地人對著女主角做出這樣「恐怖」的舉動!這太讓人崩潰了!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AZ疫苗打氣不旺,趕在疫苗過期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陸續開放可接種對象,最新一波輪到「自費接種」的民眾,4月21日就可以開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6)日再宣布,有出國必要性、想自費打疫苗的民眾下周一(19日)就可以向全台31家有旅遊醫學門診的醫院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一名45歲男子半夜因腹部劇烈絞痛及嘔吐,家人趕緊將他送急診,檢查發現有嚴重腸阻塞,懷疑末端小腸內有糞石堵塞,因此緊急手術治療。術中發現小腸裡竟有多顆完整的花生米顆粒,因而造成小腸堵塞,所幸經手術取出後,患者逐漸恢復正常排氣排便。原來該名男子年輕時疏於口腔保養未老先...

閱讀詳情 »

換季往往是過敏開始發作的時候,不僅僅是呼吸系統過敏,還有更麻煩的是寶寶的皮膚過敏。皮膚過敏甚至是異位性皮膚炎,寶寶不僅皮膚會乾、發紅,甚至會異常的搔癢,導致寶寶不斷用力抓自己皮膚,即使指甲都剪乾淨了,還是會把皮膚抓傷,讓家長們看了都很心疼,到底異位性皮膚炎該怎麼辦呢?大樹藥局陳俊凱藥師說明除了遠離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如果你還認為「安寧療護」只是在生命未期時為病人減輕疼痛與不適而已,快把過時的觀念拋一邊去吧!事實上,醫界透過實證醫學結果,已將安寧的概念翻轉成「即時緩和療護(Timely palliative care)」,在癌症一進入晚期就即早啟動緩和療護的照護,不但可提早減緩病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