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眠呼吸中止症共病多 「脖圍358」超標增風險

睡眠呼吸中止症共病多 「脖圍358」超標增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常被稱為「沉默殺手」,原因就是因為它可能讓患者在睡眠時,因呼吸道被塌陷的軟組織阻塞,導致無法呼吸,就這樣在求救都來不及的狀況下遺憾離世。資深演員譚艾珍回憶,自己的先生當年就是這樣,留下最後一句:「今天睡得真好,我想多睡一會兒。」就此再也沒醒來。而因早年關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報導過少,譚艾珍當下並不清楚先生驟然辭世的原因,直到近年醫療資訊漸豐,她回想到先生本身有糖尿病、遺傳性的高血壓加上「鼾聲如雷」,這才意識到先生猝死的元凶為何。

睡眠呼吸中止症共病多 「脖圍358」超標增風險

▲資深女演員暨睡眠呼吸中止症衛教大使譚艾珍分享自身經驗,示範STOP-BANG問卷初篩

「快樂缺氧」為百病之源 逾六成合併胃食道逆流

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挾帶致死風險之外,平時也會造成患者長期睡眠品質不良,林口長庚醫院鼾症睡眠外科李學禹教授指出,睡眠品質不良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小至記憶力減退,大至心血管疾病、失智等。而台灣民眾普遍病識感不強,對於打鼾、呼吸中止造成的身體沉默缺氧(又稱快樂缺氧),檢測及治療的意願與人口比例均偏低,其實,缺氧所造成的發炎體質,正是百病之源。

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醫師分享,自己雖身為醫者,但也有患者的相同經歷。多年前劉醫師體重曾高達90多公斤,也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減重後除了不再有售該病困擾,沒想到連多年的胃食道逆流也意外地好轉了。

李學禹教授即表示,一份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表於神經胃腸病學和運動學期刊的研究報告顯示,約有 60%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患有胃食道逆流。因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在呼吸道阻塞時,胸腔內呈負壓狀態,常會誘發胃酸逆流到咽喉,臨床上的經驗,胃食道逆流與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症會互相加乘,增加嚴重度。而美國睡眠呼吸中止協會(ASAA)也證實目前通過氣道正壓(PAP)療法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確實對胃食道逆流的改善有幫助,最簡易的方式就是使用正壓呼吸器(CPAP)。

中年男性兩人中約一人患病 高比例不知共病關聯

為了解民眾對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胃食道逆流的共病認知程度,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與知名睡眠醫學醫材公司委託大型民調中心,取樣512位40至65歲有效樣本,進行「台灣民眾對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胃食道逆流有共病關係的認知調查」電話訪問,並以STOP-BANG睡眠檢測問卷進行評估。

調查發現中高年齡者有近三成為睡眠呼吸中止症中高風險族群,而50歲以上男性,竟超過五成。在共病認知問題中顯示,有多達80%民眾並不知道或不瞭解胃食道逆流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共病關聯。更令人憂心的是受訪者中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者竟有53%無進行睡眠檢測意願。

「年長、肥胖、脖圍粗」 及早篩檢與治療助降風險

睡眠呼吸中止症共病多,提高民眾病識感進而及早介入治療,是許多睡眠醫學科醫師致力於推動的目標,而除年長者、肥胖者為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群外,個人鼻子、下巴和脖子的構造也都和疾病有相關性。其中,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提醒,尤其是「脖圍」更需加倍注意,「女性脖圍超過35公分、男性脖圍超過38公分」就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族群! 
 

【延伸閱讀】

好眠有助增強免疫抗百病 睡眠呼吸中止症要治療

鼾聲如「垂死的熊」 8招檢視「睡眠呼吸中止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2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臨床上,一名患者雖身體無恙,但每次晚上睡覺時,都會突然驚醒,且一張開眼睛就會感到周遭環境劇烈搖晃,甚至讓他眼睛無法清楚對焦,讓他每天都很害怕夜晚來臨;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莊毓民指出,其實這又稱為快速動眼期行為異常,指的就是患者在睡夢中,卻不知覺參與夢境當中,或常會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一位剛新婚的32歲電子工程師工作時間長、壓力大,起初覺得胃口不好、尿液越來越黃,連眼睛和皮膚都變得很黃,才警覺身體出了問題,前往就醫治療發現原來是是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肝功能GPT指數已破表,是正常人的70倍,醫師呼籲民眾定期接受肝炎篩檢,B型和C型肝炎目前都是有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你知道牛頓、愛因斯坦、邱吉爾、貓王、孫叔叔、馮勝賢這些古今中外、縱橫東西方政壇、體壇、科學界、演藝界的名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皆是「早產兒」。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推出「早產兒名人巡迴展-抓周one歲」活動,將12位早產兒名人結合古禮「抓周」,設計成台灣第一個線上...

閱讀詳情 »

日常生活中,如果食物放置時間久了就會「長毛」,潮溼的地方如水池旁的玻璃膠也會有黑色斑點出現,並且有一股黴味,我們說這就是「發黴了」,那麼人體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不是也會「發黴」呢??夏天是和細菌賽跑的季節,炎熱高溫下,不論生食、熟食,都更容易孳生細菌,食物保存方法不當,你和家人都可能陷入上吐下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