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下育兒壓力大  善用資源穩固親子關係

疫情下育兒壓力大 善用資源穩固親子關係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疫情延燒將近三年,兒童節前夕,兒福聯盟於今年(2022)公布〈育兒現況暨疫情後親子遊戲趨勢調查〉調查顯示,雖然有近九成育有6歲以下小孩的家長覺得養小孩令人滿足,但仍有超過一半的家長會感到「挫折(56%)、壓力大(53.6%)」,而造成育兒壓力的原因不一定是「孩子難帶」,大多是因為家長還沒做好調適準備。

育兒需適時休息與紓壓 不到一半人能擁有

調查發現超過6成家長曾表示面對孩子有時會無法控制情緒,逾半面臨家庭成員教養觀念不一致,除此之外也有近3成職業父母認為難以在工作和家庭間取得平衡。雖然大家都同意(97.3%)育兒過程中需要適時的休息與紓壓,但實際上不到一半家長每天有專屬自己的休息時間(48.4%)。此外在遭遇育兒困境時,絕大多數民眾仍習慣上網自力救濟或請教親朋好友,主動尋求專業人士協助的比例僅佔不到2成5。

疫情怕染疫風險 壓縮戶外活動時間

兒盟白麗芳執行長表示,除了原本就有的育兒困難外,在防疫生活下,也被壓縮了戶外活動和遊戲的空間、時間和玩伴。調查發現,超過7成家長因擔心染疫,不敢帶孩子出去玩;36%家長擔心孩子染疫不敢找別人玩,孩子沒有玩伴;除此之外也有三成表示孩子遊戲的時間減少了(30.1%)。取而代之是3C和家用遊戲機使用頻率大增,調查發現兒童玩3C產品的比例從6.5%上升至19%;玩家用遊戲機的比例從2%上升至9.5%,實在令人擔心這群小小年紀就浸潤在螢幕下的孩子,長期下來會影響其行為、認知、社交表現。

把握3歲以前黃金期 讓親子關係更美好

育兒不該是孤軍奮戰的事情,白麗芳執行長說,看到家長們育兒上面臨的困境,更清楚知道3歲以前是孩子們建立親子依附關係最重要的黃金時期,因此兒盟這幾年陸續成立社區育兒友善據點,透過讓家長也懂得好好照顧自己的需要或是增能父母回應式照顧的親職能力,幫助親子建立穩固的依附感、安全感,讓親子可以更享受在一起的美好。

【延伸閱讀】

研究證實親子開始共讀益處多 助語言發展能力

家長注意!你的孩子FoMO了嗎? 當心新興平台藏「致命陷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2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薯類:薯類包括紅薯、山藥、土豆等,能夠吸收水分、脂肪、毒素及醣類等,並可以潤滑腸道。經常食用薯類,可降低寶貝發生乾眼病的危險性,還可避免便秘,減少日後發生結腸癌、直腸癌的危險性。酸牛奶:(優酪乳)酸牛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比牛奶更易消化吸收,鐵、鈣、磷等各種微量元素的利用率更高,還可促進寶寶食慾,增強...

閱讀詳情 »

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營養師 金美琳表示,早餐吃得健康、營養,對一整天的活力有加分效果,常吃高澱粉、高油脂、高糖類的食物,雖然美味又取得方便,但長時間下來,額外攝取的熱量恐有發胖的疑慮,且短時間內還會因體內升糖指數飆高,產生倦怠、易睡,影響白天上班的精神。金美琳營養師建議,若時間允許,可預先買好...

閱讀詳情 »

 失眠會引起人的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緩、頭痛、注意力不能集中,嚴重的會導致精神分裂和抑鬱症、焦慮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功能性疾病。由於長期處於睡眠不足狀態,還會引起免疫功能降低、消化功能和性功能減退;更有甚者會誘發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所以掌握一些促進睡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