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眠是孩子的基本營養  睡不好易造成智力減退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失眠族群更是越來越多,影響了身體健康與情緒,讓睡眠問題更加受到大眾的重視,甚至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將每年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希望大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但是睡不好不只是成年人的問題,兒童失眠更需要受到重視,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有近八成寶寶有睡眠不足的問題,如果父母沒發現孩子有睡不好的問題,會讓孩子智商降低,長期下來可能養出過動兒或智力遲緩兒。

兒童失眠問題十分廣泛,但卻被很多父母忽略,以為孩子夜晚不睡、哭鬧是無理取鬧的狀況。根據2012年「寶寶睡眠白皮書」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0到6個月的新生兒,每天睡不到18小時,且每晚寶寶平均醒來1.8次,僅有兩成三的寶寶睡足18小時。出生六個月以內的新生兒,是腦部發育的關鍵期,每天平均要睡足18小時才行,睡眠是孩子的基本營養。睡眠的節奏被打亂,或是他半夜會說夢話,會有夜驚做惡夢現象,或是父母習慣用「虎姑婆」等故事恐嚇孩子睡覺等,都可能會被列入晚上睡眠干擾,造成類似失眠的情形,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孩子的營養不足,睡眠營養不足的情況下,就會容易影響腦部發展,讓孩子出現學習遲緩的狀況。

睡眠是孩子的成長關鍵,而睡覺環境更是影響的因素之一。睡眠好不好的關鍵,決定於睡覺的環境、舒適度、睡前情緒等因素,如果睡前情緒不佳,起床後的情緒也是不佳。因此,如果要讓家中的兒童一覺好眠,最好的方式就是營造孩子睡覺環境的幸福感和舒適度,以提升孩子睡覺前的正面情緒,達到優質睡眠、優質成長的目的。

波士頓學院林區教育學院的米尼許(ChadMinnich)經過統計後得到的資料顯示,平均而言,睡得較多的兒童在數學、科學和閱讀上的成績較高。他認為,這與缺乏基本營養有關,這裡的「營養」不只是食物攝取,還包括「睡眠」品質,「睡眠是所有兒童的基本需求」,當孩子滿足了睡眠營養,在課堂上才有專注力,充分吸收教師傳達的學識養分。另一方面,孩子的睡眠品質也間接影響父母親,當孩子每晚哭鬧不休或是睡不熟時,父母親更容易感到疲憊,進而影響情緒、工作效率等,更不能給孩子一個幸福、舒適的成長環境。而選擇寢具上,除了透過「童話感」寢具營造可愛幸福、愉快的氛圍,適合的材質也是很重要的,基於兒童皮膚嬌弱的原因,材質上除了選擇輕柔、舒適的材質外,也挑選天然染料的布料,挑選專業認證、專業服務人員推薦,並於合法的通路商購買知名品牌的寢具,才能真的保障孩子的睡眠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53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今年五月實施全國第三級防疫警戒後,發生多起企業群聚感染、停工之案例,許多產業也間接面臨蕭條困境,員工生計受影響。7月12日後政府適度鬆綁警戒措施,八月更進一步有望開放各產業人潮回流,企業雇主應做足預防傳染病準備,迎接疫情時代來臨,避免疫情再起,以積極保障職場持續工作、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疫情趨緩,即將迎來降級管制放鬆,但2個多月宅在家「躺平」、沒運動,許多人擔心重返辦公室上班時,變成胖子聚會。想瘦實在太難了!減重權威醫師祝年豐建議,趁著這1、2個星期「少吃一點、多動一點」,就在住家附近的公園、校園慢跑,滿慢控制體重,讓腹部小一點。 祝年豐表示,最近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疫情升溫,國人減少外出,斷開人與人的連結後,是否和3C產品的連結越變越深?宅家期間,不管是居家工作視訊會議不停歇、下班後繼續追劇、身為爸媽,孩子們的遠距教學也得參一腳,工作、生活、學習離不開螢幕,是否常常感受到視線模糊、眼睛乾澀,甚至有異物感呢?眼科診所院長凃俊銜醫師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在診間,常遇到家屬帶著中高齡長者來求診,「晚上想上個廁所,下床突然軟腳就跌坐在地上了」、「半夜走去關窗戶,不知道為什麼就在半路上跌倒了」身上留下好幾處大大小小的擦傷和瘀青,嚴重的還必須住院治療。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文祺分享,長輩會因為害怕跌倒不敢走動,活動量不足造成退化,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