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睪丸少一顆! 20%早產兒罹隱睪症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日前一對新手爸媽緊張得帶著剛出生的小男嬰看診,原來是小男嬰少了一顆睪丸!醫師表示,隱睪症是指出生後睪丸未下降到陰囊,仍然留在後腹腔或腹股溝內,可透過手術治療。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延誤治療,隱睪症患者日後得到睪丸癌的機率將是正常睪丸的35~40倍!

新竹馬偕醫院小兒外科醫師杜奕成解釋,因早產兒本身發育尚未健全,加上內分泌或睪丸繫帶異常影響,隱睪症患者大多都是早產兒,發生率高達20%。而足月產的嬰兒大約每100名中有2人會罹患隱睪症,且週歲以後發生的比率只有1%。

杜奕成進一步說明,隱睪症患者需透過手術治療,一般手術的年紀約在一歲左右。最常見睪丸的位置在陰囊的上方,只需一次手術就可以完成;但對於無法靠觸診摸到睪丸的患者,則可用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檢查來輔助。

不過,杜奕成提醒,由於隱睪症患者睪丸下降的過程尚未完成,所以常會合併腹股溝疝氣一起發生。且若是延誤治療,日後得到睪丸癌的機率將大幅增加!因此,新手爸媽若是發現小男嬰睪丸摸不到,可詢問醫師,避免延誤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353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躺著也能瘦!小撇步加強新陳代謝 想要運動瘦身,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扣掉交通、上班、睡覺,剩下可運用的時間所剩無幾。還要留點時間和家人、朋友相處,運動的時間永遠不夠多?五個小撇步加強新陳代謝,讓你躺著也能瘦。 夏天快到了,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再也不能偷懶利用衣服遮掩身形。有人說「...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右-筆者 左圖鏡報)     據英國《鏡報》報導(請點),一名牙醫在其「臉書」個人主頁內上傳了一組吸古柯鹼的病患咽喉照,其中一張裡有一個巨大的穿孔,實在觸目驚心。該牙醫對此解釋說濫用可卡因會導致上齶穿孔。 ▲噁~~~~~~~!!!!!!!!(圖來...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alyisheng) 炎熱的夏天是個難過的季節——許多人受困於手汗;腳汗,以下三個穴道可有效抑制排汗,大家可以試試看   合谷穴 位於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按揉合谷穴對止手汗效果明顯。「合谷」意指大腸經氣血匯聚於此,形...

閱讀詳情 »

提到肩頸問題,很多人認為根本就算不上是什麼大問題。肩膀酸痛、脖子僵硬就自己活動活動,按摩一下就可以了,事實上,肩頸問題本身就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現代文明病的一種,並且,它還是導致眾多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肩頸疾病的危害     肩頸位於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