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短氣無力、頭重胸悶 您中暑了嗎?

短氣無力 頭重胸悶 您中暑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炎熱,若沒有做好自我防護,小心可能因此中暑,尤其近期氣溫屢次達到35度高溫,人體的體感溫度感受恐怕更高。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表示,身體要適應高溫時,會將多餘的熱散出,毛細孔會擴張,血管通透性會增加,因而流汗,這時若身體無法將多餘的熱排出體外,就會造成中暑。

常出入冷氣房者 中暑機率高

賴博政指出,近日因中暑就醫的民眾增加近一成,長時間在悶熱的環境工作、從事戶外活動,或經常出入冷氣房者,中暑的機率更高;以中醫而言,暑為致病的邪氣,容易消耗人體內的水及氣,加上暑邪易上擾心神兼夾濕熱,患者會出現口乾喜飲,短氣無力,且頭重、胸悶、倦怠等現象。

賴博政醫師提到,長時間處在悶熱不通風,或炎熱的環境下活動導致中暑,稱為陽暑,患者出現面紅汗多、身體燥熱、心情煩躁、口唇乾渴等症狀。若是突然從炎熱環境進到冷氣房,或貪涼突然引用大量冰飲,使體內熱氣無法散出而導致的中暑,又稱陰暑,陰暑症狀不明顯,卻不得輕忽其嚴重性。

多食涼性食物 出現陰暑徵兆立即就醫

究竟要如何防範中暑呢?賴博政建議,可多吃薏苡仁、蘿蔔、綠豆、番茄、西瓜等涼性食物,但寒性體質或腸胃較差者,則需慎用。穿衣可選排汗衣料,並保持環境通風,若室內溫度太高,可適當使用空調。出外活動時須注意防曬,適時補充水分。

賴博政醫師提醒,若突然覺得身體發熱、不易流汗,且頭痛又暈又重、胃口變差,還出現嘔吐腹瀉等嚴重症狀,恐是陰暑徵兆,應盡快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

帶狀疱疹「痛不欲生」  老年族群疫苗積極防範

臺灣製藥產值直逼百億 這70多國都用MIT製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9歲林先生,2年半前確診罹患腎臟癌第4期,癌細胞已多處骨轉移,除了切除左腎,還要接受多達22次放化療,但劇烈疼痛的副作用,即使使用最高劑量嗎啡仍止痛無效,讓他痛到想自殺。 熱治療有效緩解劇痛 收治個案的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邱仲峯建議患者,接受「磁振導航超音...

閱讀詳情 »

風熱咳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疾病,很多人受點風寒都會有點風熱咳嗽,治療風熱咳嗽的偏方和保健品也是很多,大家可以試試以美菊花茶,它精選桐鄉胎菊製作,具有顯著的潤喉降火功效。本款茶品不僅單獨喝有很好的功效,同時搭配枸杞或者玫瑰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 圖片來源 當然還有很多治療風熱咳嗽的偏方,那麼大家知道...

閱讀詳情 »

前陣子在Youtube上有個美國男子公開自己多年來使用的牙齒美白秘訣,並宣稱這個方法不但安全且有效,網友們看到後紛紛嘗試了,有的人真的看到驚人效果,有的則認為效果有限。 在影片中,他先是讓大家看看他的一口黃牙,再將「椰子油、薑黃粉以及薄荷油」這三種東西放在一個碗內攪拌。之後拿來刷牙,效果真的太神奇...

閱讀詳情 »

  以下圖片/bh 1最養胃的,是麵條;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飯。­ 2如果熬粥,少放點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 3小米粥就饅頭(不是包子),可以養胃。 4有兩種飲料應該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熱水。不要早晨空腹喝牛奶,而是改在早飯後1-2小時后喝牛奶,胃中有食物防止了空腹喝牛奶的缺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